時論廣場》提振國軍士氣 捍衛臺灣靠自己(洪奇昌)

國軍漢光演習畫面。(圖/本報資料照)

中共十九屆六中全會提出中共第三份歷史決議,毫無意外地爲習近平在二十大續任中共中央總書記之路再添桂冠。那麼黨政軍大權在握的習總書記在二十大時期又將如何處理臺灣問題?

作者長期主張,十九大期間,中南海會議桌上的優先議題首先是大國戰略(主要就是美中戰略競爭),次之是幹部整風和軍改,以及新冠肺炎疫情下的防疫、紓困、振興等經濟民生議題;兩岸統一固然重要但並非北京領導人的優先關懷。11月3日美軍參謀首長聯席會議主席密利上將在2021年阿斯本安全論壇發言時亦評估,「中國未來24個月內不太可能嘗試以軍事方式攻佔臺灣」,換言之,十九大期間兩岸武力衝突的可能性極低。

然而,習總書記多次表達在他執政期間解決兩岸問題的意圖。2013年印尼APEC峰會,習總書記與臺灣代表蕭萬長前副總統會晤時就曾表達「兩岸長期存在的政治分歧問題終歸要逐步解決,總不能將這些問題一代一代傳下去。」2019年《告臺灣同胞書》40週年紀念講話上,習總書記再次重申「兩岸長期存在的政治分歧問題是影響兩岸關係行穩致遠的總根子,總不能一代一代傳下去。」

誠如美國《2021年中國軍事與安全發展》報告評析,解放軍發展「反介入/區域拒止能力」,目的在控制第一島鏈並尋求向太平洋第二島鏈方向延伸,乃至於全球兵力投射能力。換言之,「和平統一」固然是中南海對臺灣的基本方針,但若陸方逐步落實「2027建軍百年目標」、2035年「國防和軍隊現代化」,甚至在本世紀中葉「建成世界一流部隊」,解放軍將更有能力限制美軍在西太平洋的影響力,屆時中南海領導人可能更敢於把武力作爲解決臺海問題的選項。

面對中國大陸的軍事威嚇,美國重要智庫布魯金斯學會今年5月就發表民調指出,「臺灣民衆有近6成擔心兩岸戰爭」;然而該份民調也發現「多數臺灣民衆並不覺得恐慌」。爲此英國廣播公司(BBC)11月10日分析臺灣民衆對中國大陸軍事威脅之所以「無感」,是因爲「狼來了」心態所造成的彈性疲乏。國人對於戰爭危機的認知不足是必須正視的隱憂,如果主流民意支持「抗中保臺」,那麼政府有責任帶領國人做好準備。

11月4日國防部邱國正部長投書《華爾街日報》宣示「臺灣不會向中國投降」。我們肯定國軍將領的政治表態和心戰喊話,臺灣明年度國防預算加上特別預算共編列5177億元,也是年年成長。然而我們更期待政府預算除了投資軍購外,對於現職軍人待遇以及義務役、後備役改革相關配套亦能給予更大程度關注。

首先,國軍所肩負的責任和風險值得政府和國人給予更高的尊重與實質支持。邱部長既已在投書中表示臺灣募兵制改革有助於軍隊專業化,且有助於強化國軍操作先進武器系統因應科技戰爭的能力。那麼國防部應可更積極地爭取提升現職軍人待遇。

再者,國軍榮譽和專業性也要在義務役和後備制度改革中落實。基於全面國防動員需要,適當延長義務役期或增加教召時間有其必要性,但臺灣青年「願意上戰場,卻不願意服兵役」的心態或許跟10月26日《華爾街日報》報導所稱「臺灣軍人都在打掃、割草」有關。

雖然邱部長在投書中特別提到國軍已將基地的基礎維護工作外包,讓軍隊更專注於訓練與戰備。但作者認爲,國防部必須扭轉國人對「服役是浪費時間」的刻板印象,這纔是降低社會疑慮的關鍵。國防部在有限的役期中納入更紮實的戰技操練與軍事演習,或者跨部會研議給予受教召人員獎補助,讓「菜鳥」、「老鳥」都感受到當兵真能救國的榮譽感,應是可思考的方向。

臺海的穩定與和平是國人乃至於國際社羣的共同關切。面對無法迴避的衝突風險,一味悲觀無濟於事,更不能天真地期待外國無條件協助。天助自助者,臺灣社會必須有「靠自己」的覺悟,這纔是捍衛臺灣前途的方式。

(作者爲前海基會董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