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論廣場》趨獨傾向 恐坐實中共犯臺7時機(邵宗海)

總統蔡英文31日以錄影方式爲「凱達格蘭論壇-2021亞太安全對話」致詞時表示,臺灣不走向軍事對抗,盼與鄰國在和平、穩定、且互惠的原則下共存。(總統府提供)

國防部在8月31日公佈了一份《中共軍力報告書》與《五年兵力整建及施政計劃報告》,這應是歷年來在這樣的國防報告中,首度清楚的指出:對岸解放軍「現階段已具備對第一島鏈以西區域軟、硬殺電子攻擊、通信阻絕與遮沒能力,可結合網軍啓動有線、無線的全球網路攻擊,初具癱瘓我防空、制海及反制作戰體系的能力,對我威脅甚鉅。」而且這份臺灣自己評估的臺海情勢報告,在美軍撤退阿富汗行動的同時間公佈,當然對臺灣社會產生震撼人心的結果。

另外,值得一提的就是根據這份報告書所指出中共犯臺的7個可能時機,包括臺灣宣佈獨立、明確朝向獨立、內部動盪不安、獲得核子武器、兩岸和平統一對話延遲、外國勢力介入島內事務、外國兵力進駐等項,應該是說明臺灣防務部門對中共來犯的一些前提因素,也並非完全在狀況之外。

習近平在今年8月1日慶祝中國解放軍建軍90週年大會上發表演講時就提到:「我們絕不允許任何人、任何組織、任何政黨、在任何時候、以任何形式、把任何一塊中國領土從中國分裂出去,誰都不要指望我們會吞下損害我國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苦果。」同樣的,李克強在今年3月在北京「兩會」期間做政府工作報告時也表示過,「堅決反對和遏制臺獨分裂活動,絕不允許任何人以任何形式、任何名義把臺灣從祖國分裂出去。」廈門大學教授劉國深有過分析,說明中國在軍事上的準備越來越充份,越來越有能力維護國家領土主權完整。

巧的是,就在同一天,蔡英文總統在「凱達格蘭論壇-2021亞太安全對話」致詞中表示,「臺灣不走向軍事對抗,盼與鄰國在和平、穩定、且互惠的原則下共存。」這個「鄰國」一詞提出,到底是指向誰?應是不言而明,國民黨質疑是「兩國論」的翻版。儘管蔡英文在英文致詞中,把「鄰國」一詞的原文是用neighbors表示,可能指的不止一個。本來這是很容易在後續解釋裡,只要說明「不是針對中國」或能交代過去的,可惜民進黨發言人顏若芳沒有把握機會說清楚,只平淡表示「蔡總統執政以來態度很清楚,就是領導國家善盡區域責任,穩定兩岸和平現狀」,逐讓外界的誤解就一直定格在「鄰國」的稱呼上。

或許,這也可能是蔡英文刻意要朝「鄰國」方向邁進,所以沒有交代下屬要澄清。其實在過去5年任內,蔡英文持續使用「中華民國臺灣」這個未經憲法覈定的國名,而且企圖採用這個有凸顯臺灣主權的稱號來取代「中華民國」。另外,蔡英文更在2016年1月18日接受「英國廣播公司」專訪時,強調了「我們沒有需要再次宣佈自己爲獨立國家,因爲我們已經是獨立的國家了,我們稱自己爲中華民國臺灣。」嚴格來說,這實際上就是一個企圖偷渡到「臺灣實質獨立」的手法。

所以,以蔡英文多次變更正式國名,早已實質觸及了「臺灣宣佈獨立」或「明確朝向獨立」,印證了「國防部報告書」中所指出中共犯臺的七個可能時機的前二項,在這情況下,民衆怎會尚感到蔡會帶領檯灣走在「穩定兩岸和平現狀」的環境裡?

兩岸對抗的情勢本已繃緊,現在出現了民進黨執政當局顯然準備「蠻幹」,想不憂慮都已經是很難。加上歐洲議會外交委員會剛在9月1日建議將歐洲經貿辦事處正名爲「歐盟駐臺灣辦事處」。另一則在今年8月,立陶宛政府也宣佈允許臺北可在年底之前,以「臺灣」名義在立陶宛設立「代表處」。這些發展湊巧都是以「臺灣」爲名,北京當然不會高興,可能就藉反獨用兵手段來斬斷臺灣當局處心積慮蔓延的做法,將不令人感到出奇。

(作者爲前文化大學社科院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