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論廣場》秦剛落馬之謎(胡勇)

大陸全國人大常委會昨舉行第四次會議,經表決免去秦剛(左)兼任的外交部長職務,任命中央外事辦主任王毅(右)爲外長。(摘自俄羅斯總統府官網)

今夏中國大陸最刺激的政治驚悚懸疑劇終於揭曉了部分答案。大陸改革開放後最年輕的國務委員兼外長秦剛在「失蹤」整整1個月後被正式免去外長職務,此時距離他走馬上任才半年多。由於官方沒有給出任何免職的理由,外交部發言人又三緘其口,於是「健康說」、「婚外情說」甚至「間諜說」等傳聞更加沸沸揚揚,留下了一個又一個謎團。不過,秦剛事件對中國外交的衝擊力也不應被過度解讀。

秦剛神隱伊始,官方曾給出健康原因的解釋,輿論遂猜測乃感染新冠所致。有心人還挖出他參加6月初國務院第二次專題學習的新聞畫面,相較其他副總理和國務委員聚精會神記錄總理李強的講話,唯有秦剛似乎心不在焉,無精打采。隨着時間的推移,「健康說」越來越令人起疑。

根據2019年修訂的《黨政領導幹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和2022年印發的《推進領導幹部能上能下規定》,因健康原因無法正常履行工作職責1年以上,一般纔會被免去現職或者被認定爲不適宜擔任現職。秦剛顯然不是這種情況。由於外長需要經常拋頭露面,最高層或許不能接受他長達1年無法正常履職。

另一個對秦剛不利的證據是中國外交部網站第一時間將他的個人資訊與公務報導刪了個乾乾淨淨,彷彿秦剛從來沒有擔任過外長。根據中國的政治文化,這是官員「出事」後纔有的慣常操作。比如,本月中旬上海市人大常委會主任董雲虎被官宣「落馬」,當晚關於他的公務報導就開始被刪除,上海人大網站上的「主任之窗」也已經無法打開。

然而,秦剛至今沒有被宣佈受到調查。2021年全國人大組織法修正後,全國人大常委會在全國人大閉會期間有權免除甚至撤銷國務委員的職務,但秦剛此次只是丟掉了外長頭銜。目前新華網等官媒以及秦剛曾任大使的中國駐美使館網站仍然保留了關於秦剛的報導。

根據《國務院組織法》第6條,「國務委員受總理委託,負責某些方面的工作或者專項任務,並且可以代表國務院進行外事活動」。國務委員是副國級,屬於高配的政治待遇,秦剛在失去外長工作後,實際上成了尷尬的「空頭」國務委員。另外,雖然中共高官通常是先被官宣「落馬」,再走免職程序,但相反的情況也是存在的。

最後,無論秦剛下臺的原因爲何,都不會從根本上影響中國外交的推進。根據本月1日剛生效的《對外關係法》,外交部的職權是「依法辦理外交事務,承辦黨和國家領導人同外國領導人的外交往來事務」。換言之,儘管外長的出鏡率很高,但外交部是執行機構而非決策單位。根據媒體報導,中央外事工作領導機構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負責人由習近平親自擔任,其辦事機構中央外辦負責人就是此番「回爐」外長職務的王毅。

因此,儘管秦剛「失蹤」短時間內打亂了中國外交的節奏,但對外關係的掌舵人和操盤手穩如泰山,外交工作總體上仍然有條不紊向前推進。至於秦剛之謎的全部謎底,就要看這部政治懸疑劇的下一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