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論廣場》NCC如何恢復公信力(張瑞雄)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近年來面臨了不少爭議(圖/本報系資料照)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近年來面臨了不少爭議,以致嚴重侵蝕了它作爲獨立監管機構的公信力和功能性。日前行政院提名4位新委員及新主委的名單,也遭立法院在野黨決定暫緩列案審查,NCC非常不智地讓自己成爲政治紛爭的中心,520賴政府成立後,應努力解決NCC備受詬病的問題,才能讓NCC恢復正常的功能。

NCC的重要問題如下:一、政治干預和缺乏公正性。社會大衆擔心NCC委員的任命受到政治干預,之前有政府機密文件外流,顯示某些委員獲得提名是基於他們可能「處理」某些媒體機構的意願,這讓人質疑NCC的公正性和獨立性。因此爲了避免受到外界影響和增強公信力,新政府應採用更透明和以績效爲基礎的委員遴選方式,根據專業知識、誠信和維護言論自由、公平競爭的承諾來選拔適合的人選。

二、缺乏透明度和問責制。NCC在處理重大案件,如中天新聞臺、三立電視、中嘉案、鏡電視案時,缺乏透明度和問責制,NCC不願提供清晰的解釋和披露相關資訊,甚到拒絕立院鏡電視專案小組調閱文件的決議,這加劇了公衆的不信任。爲解決這個問題,未來NCC應採取更開放透明的態度,主動向公衆披露重大案件的資訊和決策過程,並在組織內實施問責制度。

三、可質疑的監管行爲。NCC的監管職權一再被外界關切,例如現任副主委、被提名爲下任主委的翁柏宗聲稱,如果NCC人事任命未獲通過,iPhone 16和17的認證可能會受到影響,試圖以此向立委施壓。此類手段不僅削弱了NCC的公信力,也讓人質疑其致力於公正公平監管的承諾。未來NCC應將維護道德和專業標準作爲監管的首要任務,避免採取任何可能被視爲強制性或政治動機的行爲。

四、公衆對NCC缺乏信任。近年來圍繞NCC的衆多爭議嚴重削弱了公衆對這一機構的信任,主委不僅未能有效解決批評,還在立法院的質詢中醜態畢露,完全無法保持中立,加劇了公衆對其的反感。爲重新贏回公衆的信任,未來NCC主委的作法和態度應改進,才能重新爭取公衆、媒體和立委的支持。

爲提高NCC的功能並恢復其作爲獨立機關的公信力,賴政府和立委們可考慮採取以下的措施改進:一、修訂委員的任命方式,確保採行透明、以績效爲基礎的遴選,並獨立於政治影響力之外。二、實施透明和問責的機制,包括定期公開披露資訊、公開聽證會內容,以及清晰傳達決策的目的和理由。三、制定委員和員工的道德和行爲準則,強調公正無私、誠信,並致力於維護言論自由和公平競爭原則。四、積極和所有利益相關者溝通協調,並開放公衆諮詢,通過開放對話和反應迅速的行動來了解並化解民衆疑慮,以建立社會信任度。

五、與立法院等其他政府機構建立更密切的協調和溝通管道,以促進對監管事務的公平公正和公開。六、定期進行外部審計和評估,以發現需要改進的領域,並確保遵守監管治理的最佳做法。七、考慮成立一個獨立的諮詢委員會或監督委員會,由受人尊重的專家和利益相關者組成,爲NCC的運作和決策提供指導和監督。

唯有實施全面改革,NCC纔可以重贏公衆信任,也才能促進公平、有競爭力的通訊傳播環境,並履行其作爲一個有效和值得信賴的監管機構的職責。(作者爲臺北商業大學前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