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論廣場》命運共同體的翻譯風波(胡勇)

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左二)12日偕同夫人彭麗媛(左一)訪問越南,越共總書記阮富仲(左三)以軍禮歡迎。習近平與阮富仲會談時強調,中方願與越方攜手構建具有戰略意義的中越命運共同體。(摘自大陸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社羣媒體X)

「在深化中越全面戰略合作伙伴關係基礎上,攜手構建具有戰略意義的中越命運共同體。」習近平本年度出訪順利收官,中國和越南宣佈兩黨兩國關係更上一層樓。然而,連日來包括中央社在內的一些媒體卻把關注點放在所謂「一個共同體,各自表述」上,即中方宣示的「命運共同體」(Community of Common Destiny)到了越南那裡淡化成了「共用未來共同體」(Community with a Shared Future),由此再引申出對中越關係貌合神離的種種猜測。事實上,大陸官方的譯本早就將「(共同)命運」由Common Destiny改成了Shared Future。對中國特色時政術語的翻譯實在是一門大學問。

的確,在習近平提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伊始,大陸對「共同命運」一詞采取了直譯的方式,即Common Destiny。但從2017年開始,a Shared Future成爲主流譯名,被寫進了中共十九大報告的官方譯本並沿用至今。在一些中國學者看來,英文中的destiny側重「天定命運」的消極意義,無法體現「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所宣導的各國人民爲美好未來共同努力的積極意涵。而Shared Future更爲中性,更能激發英語受衆對未來、希望、共同努力的正面想像,從而產生積極的認知回饋。另外,美國政要在外交場合也曾使用Shared Future來描述雙邊關係,因此這一表述在英文中也更加道地。

路透、《紐約時報》等英美媒體也注意到了關於「命運共同體」的不同英譯。根據知名微信公衆號「外宣微記」的解讀,destiny在英語世界中帶有宗教色彩,表現爲一種比較強烈的「宿命」感。特別在國際政治語境中,作爲大國提出的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理念,destiny容易給英文讀者一種大國主宰的壓迫感。相比而言,future顯得更柔和、更開放、更謙遜。用路透的原文來說,common future沒有那麼咄咄逼人。

2022年北京冬奧會的口號是「一起向未來」(Together for a Shared Future)。冬奧會開幕前夕,習近平在會見國際奧會主席巴赫時親自詮釋了提出這一口號的原因,「世界各國與其在190多條小船上,不如同在一條大船上,共同擁有更美好未來…。中方將爲奧林匹克運動和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新的更大貢獻」。關於「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英譯紛爭可以說是塵埃落定了。

在中國特色時政術語的翻譯上,大陸是有不少經驗教訓的。2015年9月,大陸國家發展改革委曾會同外交部、商務部等部門對「一帶一路」英文譯法進行了規範,要求用initiative(倡議)來定位「一帶一路」,不使用strategy(戰略)等措辭。此前有一些大陸學者和機構言必稱「一帶一路」戰略,結果不慎落入美國的話語陷阱,給美國將「一帶一路」類比「馬歇爾計劃」這樣的地緣政治戰略提供了口實。

更有名的案例是上世紀末鄧小平提出的「韜光養晦」的對外方針,美國人普遍將其翻譯爲hide one's capabilities and bide one's time(隱藏實力,伺機再起),實際上變成了「臥薪嚐膽」,很難不引起美國的警惕,甚至被視爲中國的戰略欺騙。據有媒體考證,這一譯法其實最早來自中國人自己編的辭典。癥結在於譯者只部分了解字面意思,卻不懂中國外交的韜略。爲此一些學者和官員紛紛撰文,強調爲了避免誤解,應將「韜光養晦」包含的「埋頭苦幹」、「不事張揚」、「謙虛謹慎」的內核翻譯出來。

當然,不能把大陸外部環境的惡化全部歸咎於翻譯。「人類命運共同體」到底是一起向未來,還是所謂中國治下的和平?「一帶一路」到底是你情我願、互利共贏的合作倡議,還是中國處心積慮的地緣政治戰略?只有時間才能給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