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論廣場》蔣萬安的更名獨角戲(沈迺訓)

中正紀念堂。(本報資料照)

國民黨立委蔣萬安日前拋出中正紀念堂轉型、改名爲「臺灣建設紀念館」,引來藍綠各方的質疑,藍軍有代表認爲應改名「反共園區」,亦有要求不改名維持現狀;綠軍則是急忙反脣相譏應將蔣中正銅像帶回家「自己公媽自己拜」,或者質疑是爲參選北市長消毒而來。蔣萬安之言是不是一片好心不得而知,但從藍綠都不願唱和的態度來看,似乎雙方骨子裡都希望中正紀念堂繼續維持原名。

藍營一方支持維持現狀與原名的理由顯然無需贅述,畢竟綠營的人也不可能答應任何有關意識形態價值的「民主聖地」遭到拆除或更名。但綠營人士竟不贊成相對中性的「臺灣建設紀念館」名稱,態度不可不謂曖昧。不管是蔣介石銅像帶回家「自己公媽自己拜」的說法,還是質疑蔣萬安本質上認爲蔣家對臺灣「只有功沒有過」的說法,顯然都不願針對改名贊成與否表達立場,讓人懷疑難道綠營不希望中正紀念堂改名?

更具貓膩的細節是,文化部長李永得儘管原則肯定,但仍不忘在細節上質疑蔣萬安,應該要先釐清對於中正紀念堂現在的銅像與堂體要如何處理。李的說法矛盾在於,中正紀念堂既屬文化部管轄,其更名與否與內部規畫細節的執行權責都在部長本人身上,何須蔣萬安釐清?蔣萬安縱是蔣家人也無權過問,不是嗎?至於銅像與堂體應如何處理的問題,恐怕也不是李永得在意的細節,而是突然被蔣家人、國民黨人提出更名「中正紀念堂」所做出的權宜之詞,而不是真的要跟蔣萬安商量怎麼改、或怎麼拆。

蔣萬安或許想藉更名爭取中間選民、淺綠的支持,卻錯估了深藍羣衆心灰意冷的反應,尤其軍系團體認爲更名與否,涉及對蔣介石功過的價值判斷,蔣萬安僅側重對臺灣建設的貢獻,似乎只求安撫綠營情緒,卻罔顧蔣介石在大戰亂時代扮演守護臺灣的貢獻。

必須辨明的是,執政的民進黨現階段是不可能贊成中正紀念堂更名的,理由是執政尚稱穩固,留着中正紀念堂「養寇自重」,以備不時之需纔是最合理的選擇,否則前些年在民進黨執政期間「去中化」獵去蔣公銅像人頭時何曾手軟?

因此,民進黨絕對不是不贊成更名,而是隻能由民進黨決定時間,想當然耳一定是留待他日政權面臨不保危機,急需基本教義派出門投票勤王之時,再把更名當成選舉狼煙燒,如此才能讓此事的政治收益最大化。

即使蔣萬安選上臺北市長,遵循民進黨所謂的民主價值,推動市民公投來更名,結果也必然不會如蔣萬安所想。因此蔣萬安如要用決心支持更名,以及在市長的權限範圍內用行政手段達成政治目標者,不妨師法前高雄市長陳菊,將西藏街加註圖博街的做法,於當選後,直接將全市路標於中正紀念堂後加注(臺灣建設紀念館),如此既不違法,只消一場市政會議通過即可,就能達到原先設定的目標。

至於中正紀念堂改不改名,就讓民進黨去傷腦筋吧!(作者爲自由撰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