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論廣場》呼應民意 讓藍白合馬到功成(遊梓翔)

針對2024總統大選在野整合事宜,國民黨主席朱立倫(左一)、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左二)及民衆黨主席柯文哲(右一)15日進行雙邊對談,並敦請前總統馬英九(右二)見證。會後四人一同出面發表聯合聲明。(鄭任南攝)

經過2個半小時的閉門討論,朱侯馬柯一起走出了馬英九基金會所在大樓,由馬英九宣佈藍白攜手合作,4人同臺的畫面定調了這歷史性的一刻,足以讓心念臺灣前途的很多人感動落淚。這也是一場民主實驗,藍白跨出了合作的關鍵一步,但前方不是「一馬平川」,挑戰仍多。不過我們有理由充滿信心,因爲藍白合能夠成功,關鍵是6成多民意不斷髮出的呼聲,蓋過了藍白兩黨內部的反對聲音。

藍白達成的協議非常有創意。由馬和藍白雙方各推薦一位民調統計專家,評估11月7號到17日的各界民調,加上藍白各1份內參民調,侯柯差距超過誤差由勝者得點,誤差之內則由侯柯得點。這代表藍營放下了納入政黨支持度的堅持,白營則信守了在誤差範圍內禮讓的承諾,藍白各讓一步。由民調專家評分計點,時間上比另做民調更快,並且很大程度排除了綠營人士伺機干擾的空間。相信3位專家將會根據專業,採計可靠民調,讓最終結果更具公信力。

最重要的是侯柯雙方已經承諾,無論最後公佈結果誰正誰副,都會組成一組合作參選。這段期間把「放下小我」掛在嘴上的人不少,黨派利益計算還是太多,現在侯柯在馬英九見證下,雙雙同意接受專家計點裁定正副,才真正是以行動做到了爲臺灣而「放下小我」。

藍白協議還包括勝選後組成聯合政府。國防、外交、兩岸由總統決定,其餘部會依兩黨立委席次來分配,這是公平又符合民意的安排。兩黨還定調由民衆黨主責監督制衡,國民黨主責建設發展,合作中有監督、各自發揮所長。這些共識讓想給藍白合戴上「權力分贓」大帽子的民進黨,不容易找到施力點。

當然前方仍有不少挑戰。有人擔心18日結果公佈,居次的一方是否會「願賭服輸」,但我認爲以侯柯兩人對外的明確承諾,這個擔心應該是多慮了。但正副底定之後,侯柯兩人都需要和支持者溝通,說服支持者藍白合作的原因與必要。我們看到柯文哲參加活動,說他「不喜歡國民黨,但更痛恨民進黨」,還說即使藍白合民衆黨仍會監督國民黨。而之前公開發言表達不信任柯文哲的國民黨人也不在少數。但這些正說明了藍白合作最難能可貴之處,在同溫層裡,難免對非屬同黨的對方有好惡情感,但聆聽民意之後,侯柯選擇將個人好惡放下,爲了更高的價值:臺海和平、政治清廉、經濟發展」,走出同溫層,攜手合作。

他們展現了氣度格局,作爲選民的我們也要自問,無論週六公佈的結果爲何,如果我們偏好的那位成爲副手,我們是否也能把臺海和平、政治清廉、經濟發展的價值和目標放在前面,支持公佈的結果?

藍白合也必然會遭到綠營全面的、認知作戰式的攻擊,他們的紅帽子早就準備好了,選情突然告急抗中保臺的老招勢必會傾巢而出,各種挑撥藍白關係的明的、暗的、反串藍白搞「柯正不投」「侯正不投」操作的人更不會少。

一個執政快8年的黨,拿不出政績,卻想靠分化對手獲勝非常奇怪,這正說明了爲什麼有這麼多選民會希望政黨輪替。藍白必須謹慎應對藍白合的論述之戰,不過藍白選民有理由保持審慎樂觀,侯柯無論正副,都會是由兩位「總統級」候選人組成的強強組合,更何況還有強大民意作爲後盾。

這次藍白能避免走入「囚徒困境」的宿命,開創出合作局面,馬英九當然是關鍵。他可以選擇明哲保身,當個「不沾鍋」,但他選擇挺身而出。在藍白相持不下的時刻出來呼籲各讓一步,這是會承受「炮口對內」、不夠「挺着胸膛」的批評,如果促合失敗更要承受訕笑罵名,但馬英九挺住了,如果明年1月13號藍白合最終馬到功成,這次馬英九的「沾鍋」之舉,必將歷史留名,「勇腳馬」自此才真的當之無愧。

(作者爲世新大學傳播博士學程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