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論廣場》翻轉缺德的教育(段心儀)

國教行動聯盟公佈家長最關心的十大教育議題,並宣佈將舉辦「2024請問總統:許孩子什麼樣的未來?」教育政策座談會。(陳俊吉攝)

2024大選前,臺灣有56個關心教育的民間團體,公佈「2024年全國家長最關心的十大教育議題」問卷調查。接受調查的民衆包含3282位家長、1142位社會人士、777位教育工作者、178位學生,相當具有代表性。統計結果,考招制度等僅擠進第10名,家長最關心的居然是孩子的「品格教育」。

自1994教育改革思潮成爲臺灣教育主流之後,一切價值觀向西方看齊。「公民與道德」科目被改爲「公民與社會」,雖增加了經濟、政治與法律的比重,卻輕忽道德教育。教改迄今20年,臺灣青年道德感低落、詐欺集團橫行,能說與缺乏道德教育完全無關嗎?

今日世界有三大文明系統,伊斯蘭教文明與基督教文明皆有宗教鐵律來規範人的行爲,只有中華文明以「人」爲本,沒有鐵律,只有自律。不強求盡善盡美,但求「盡己之心」;沒有聖經鐵律,只盼望能「不忘初心」,更能「推己及人」。中華文明相信人性本善,但更知道「旦旦而伐之,可以爲美乎?」所以重視教育,更重視啓蒙教育。

教改前,「德智體羣美」五育並重,德育居首,小學有「生活與倫理」課,中學有「公民與道德」課。教材內容既確立行爲規範,更注重道德行爲之實踐。但時至今日,培養孩子正確的價值觀、強化道德感,雖然仍是關乎孩子一生髮展與幸福的事,卻已成爲臺灣校園當中最難落實的一環。爲什麼呢?

我們舉《108課綱》〈社會領綱〉爲例,六大課程目標有「主體意識」,有「獨立思考」,有「分析、思辨、統整、評估」,有「人權」,有「永續」…獨缺「品格」一環。一個「忠孝仁愛信禮義廉恥」九缺的公民教育,符合中華文化特質,利於未來世代的發展嗎?何況「德育」特質是「身教重於言教」,課本上已經沒有了,政壇上袞袞諸公又給了學生們哪種身教?

去年地方選舉,執政黨參選人集體爆「論文抄襲事件」,「誠信」何在?今年中央選舉,執政黨參選人集體爆「偷腥事件」,「倫常」何在?賴清德當年強拆南鐵沿線迫遷戶毫不手軟,自己萬里老家違建有爭議卻哽咽落淚。同理心何在?疫情期間口罩缺、疫苗缺、快篩劑缺…結果全都涉嫌圖利。「廉潔」何在?「士大夫之無恥,是謂國恥」,執政黨集體作爲如此,未來歷史早已定位,除非臺灣道德觀徹底翻轉。

所以,當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提出檢討《108課綱》,表態「中華文化的根,臺灣學生不能忘」,民進黨立委立刻加油添醋,扭曲抹紅成「侯友宜的教育政策竟然是要臺灣學生『背中國長江、黃河流經省分』…把『背誦』和『中國地理』列爲教育政策重點…」不惜虛言捏造,除了「反中」,更是深知自己「缺德」的恐懼吧。

(作者爲中華語文教育促進協會秘書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