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論廣場》兵役體制不是麪糰(張競)

義務役期調整後會有何種狀況,其實仍是未知之洋,但卻已經啓航亦是難以輕易回頭。圖爲2024年1月25日新北市首梯一年制役男入營。(劉瑋晴攝)

新春伊始,萬象更新;但是對於許多家庭來說,今年年初義務兵役期程開始調整後,逐漸開始會有役男入營服役,對役男本身與家人來說,都會產生影響,並且留下人生成長回憶。

但對於國軍來說,調整義務役役男入營服役期程,卻要面對兵役體制調整後,與國家安全、教育與役政等不同政府官僚體系,再加上社會與役男本身相互磨合適應陣痛期。

從民國89年開始倡議推動全募兵制,歷經多番波折長達18年,才總算在民國107年12月完全落實。但是由於國軍志願役人員招募作業成果並不理想,因此部隊缺員狀況嚴重,確實影響整體戰力與戰備水準。但若要檢討整個過程,推動全募兵制確實是朝野共業,整個社會都應共同承擔責任與後果。

隨後因爲兩岸關係惡化,戰略環境轉變,社會羣衆開始呼籲調整役期。因此111年12月27日在各方壓力下,政府宣佈將恢復爲期1年之軍事訓練役,並調整訓練課程內容。

許多關注國家安全事務評論者與軍事觀察家,其實都不認爲調整兵役役期恢復1年兵役期程,在本質上簡單到撥轉時針回到從前,役政體系與國軍組織只要重續前緣,啓動以往機制就可以順利重新上路。

吾人必須認識到,原有役男徵集、新兵入伍訓練以及分發部隊服勤之運作體制,其實是要面對全新客觀環境以及社會期待,作業條件早就產生嚴重變化,組織文化與兵役體制役不近相同,因此吾人確實應當合理預期調整役期後之相互適應磨合陣痛期。

其實專家學者已經預見到義務兵役役期調整後,必然會對國軍人力供需產生衝擊,甚至會更加惡化志願役人員招募作業。同時對於志願役人員留營服役意願來說,亦有可能產生負面效應。整個國軍人力資源運用規劃架構,都要面對嚴峻挑戰與考驗。

同時隨着洪仲丘事件對軍法體系運作所產生體制規範修訂,經過實際驗證後,影響部隊管教與紀律維繫後遺症叢生。面對義務役役男再度入營,軍事指揮與司法體系嚴陣以待,早就已經浮上臺面公開討論。較少受到關注面向則是一般替代役與研發及產業儲訓替代役,又將會受到何種程度影響;再加上役男接受新兵入伍訓練後,分發部隊又將會有何種狀況,更是尚待觀察難以定論。

到目前爲止,義務役期調整後會有何種狀況,其實仍是未知之洋,但卻已經啓航亦是難以輕易回頭。不過軍隊向來就是鐵打營盤流水兵,國軍面對困難挑戰與國家安全使命,確實亦無法拒絕上級政策,再怎麼困難總是要面對挑戰解決問題。

但對即入營役男來說,與其抱怨生不逢時,毋寧思考在此歷程,如何學習成長,讓兵役經歷成爲職場加分資本,並結交朋友擴大社會關係,累積開創事業本錢。反省國家兵役體制反覆變化過程,政治人物充滿私心算計,就可別亂動腦筋,視兵役體制爲麪糰,胡亂搓揉只會讓糕點口味更差!

(作者爲中華戰略學會資深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