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話》核一廠傳奇(劉良升)

核一廠郵票(劉良升提供)

中華民國政府在蔣經國先生實際掌理政權後,於1970年代初期提出了高瞻遠矚的十大建設,郵政總局也適時發行了主題紀念郵票來宣導這重要的經建政策,這「十大」之中就包含了建構一座前所未有全新的核能發電廠。

在冷戰時期,蔣氏父子念茲在茲的是想自行建立具備核子武器生產技術的嚇阻能力,並早就指定於1960年代末期所組建的中山科學研究院轄下的第一所,作爲軍方研究核子武器培育本土技術的秘密場所。而這座核能發電廠的籌建,更使得自由世界的龍頭老大美國政府,對中華民國核能技術的發展和紮根,尤其是核燃料的研製與再生,愈發地關切了。

這座核能發電廠的廠址在臺北縣(今新北市)北部海岸的一座山凹處,廠區內裝置了兩組購自美國GE奇異公司所生產的核子反應爐,並於1978年逐步商業運轉並聯發電。爾後,隨着政府在北部海岸的另一端,以及南部墾丁海濱,又各別興建了新的核電廠,所以這首座核能發電廠一般就被稱作爲核一廠。

在我小時候,有一次隨團坐遊覽車進入了核一廠參觀,只記得從濱海的淡金公路突然來了一個90度右轉,應該是臺電公司的工作人員登上了遊覽車的前門,帶領着我們隨車走馬看花繞廠一週,粗淺地滿足了我到此一遊的「成就感」。另外,核一廠正門邊上還有座頗負盛名的「十八王公廟」,這還伴隨着一則傳奇故事。話說清朝年間,有17名鄉紳和一條義犬自福建渡海赴臺,結果一行不幸遭遇海難溺斃,臺灣的地方人士將一共18具遺體合葬於此,並建廟紀念。我後來也曾造訪該廟,還走進地下室去觀看十八王公墳冢和這隻忠狗的塑像。據說此廟相當靈驗,所以遊人如織且香火鼎盛,其響亮程度甚至還超越了廟後方山谷內的核一廠。

今年5月中,臺灣地區因電力短缺而發生兩次大範圍的區域停電,舍弟方纔告知核一廠的兩部機組早於2019年就除役了。試想半世紀前十大建設的興辦替臺灣經濟奇蹟的締造吹響了號角,而核一廠的加入提供不可或缺的電力資源。可惜現在的政府執政團隊冒着缺電的風險卻執意完成「非核家園」的夢想,而使得核一廠機組不再延役而已經畫下了句點,它也是十大建設中第一個退出運轉行列者。

端詳手邊這張絕版之作的郵票,數座鋼筋混泥土的厚重廠房,搭配象徵着核能的「原子」結構圖案。而左後方的高壓電塔,翻越北臺灣的陽明山系,將電力運送到山那頭的大臺北都會區,簡單清晰地描繪出核一廠的角色和功能。只可惜她這會兒只能默默訴說着昔時核一廠全盛時期的過往,和已遠去的臺灣經濟奇蹟了。

(作者劉良升現居現居美國德州休斯頓市)

【劉良升專欄每週二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