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安風暴傷臺灣形象 學者:破壞後難重建

吳中書認爲,食安風暴嚴重傷害臺灣形象。(圖/記者林信男攝)

記者林信男/臺北報導

受食安風暴衝擊,2014年10月我國食品業PMI指數,從9月的53.6%跌至43.6%。中經院院長吳中書3日表示,雖然食品出口值佔比不高,但食安問題對臺灣形象傷害很大,「就像銀行信用,一旦破壞後,要重建就很困難」,恐影響觀光發展

中華經濟研究院3日公佈10月PMI,除整體指數連續3個月下跌外,食品業PMI指數更較9月下滑10個百分點,顯示頂新劣油事件對食品業帶來極大衝擊。

吳中書分析,過去臺灣也經歷過幾次食安問題,但以前只是部分原料有疑慮,可替代性高,但這次是油品源頭狀況,衝擊層面相對較大,中小規模食品製造商多不具備油品檢驗能力,不知道哪些油可用,哪些不能用,加上消費者會避免購買問題產品,使得廠商無論在接單、生產方面,都大受影響。

吳中書說,我國食品出口值佔比不高,可是食安風暴對臺灣形象傷害很大,「美食王國」招牌蒙塵,可能會使外國旅客不願來臺觀光,或是來了卻避免購買臺灣食品。

吳中書認爲,國家形象猶如銀行信用,「一旦破壞後,要重建就很困難」,想挽回消費者信心政府恐怕要花不少時間

至於食安風暴會對國內生產毛額(GDP)造成多少損失?吳中書強調,須考量景氣變化等相關因素短期內無法判斷,但若無法有效改善,預估對我國食品、觀光產業及出口表現,都會帶來負面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