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醫股》健喬引進日本荷爾蒙專利新藥 拚2025年取證
一般爲緩解子宮肌瘤的疼痛和大量月經出血,可採用內科療法如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NSAIDs)、止血劑、複方口服避孕藥、黃體素等藥物。而傳統上治療具有症狀的子宮肌瘤通常選擇手術方式處理,包括子宮肌瘤切除或子宮切除。根據臺灣內政部公佈的108年臺灣女性平均壽命,已經高達84歲,切除子宮之後,將來可能會面臨骨盆腔下垂和尿失禁的風險,造成晚年生活品質降低。因此針對有生育考量、手術前減少子宮肌瘤體積或用於治療接近更年期尚未停經的患者,可以考慮使用非侵犯性的藥物治療。
過去用於治療子宮肌瘤的口服藥品「恩惜膜5毫克錠劑」(Esmya, ulipristal acetate黃體素受體調節劑) 經歐盟評估有嚴重肝損傷風險致全面下架回收,目前市面上已無專用於子宮肌瘤的口服用藥。自2000年代初以來,促性腺激素釋放荷爾蒙拮抗劑多爲勝(月太)類(peptides)製劑,因此只能作爲皮下或肌肉注射劑。隨着非勝(月太)類形式的發展,抑制促性腺激素釋放荷爾蒙的口服型式變得可能。
臺灣健保資料庫顯示,108年因子宮肌瘤就醫者就高達38萬人,經手術治療者多達近2萬人。多數患者對子宮的保留意願相對較高,也考慮手術會造成子宮受損或器官沾黏影響健康,因此臨牀上以使用非侵入性之藥物治療者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