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臟病初期無症狀 應提早控制延緩進入洗腎

臺東馬偕吳孟醫師表示,初期腎臟病並無症狀,很多病人就醫時已到非得要洗腎的階段建議年滿40歲以上的民衆利用健保成人免費健檢來爲自己的腎臟健康把關。(圖/臺東馬偕醫院提供 下同)

記者兆麟/臺東報導

身爲廚師阿美族陳先生,在罹病前喜歡沒節制的吃醃肉”希撈”,在103年因喘而就醫,被醫師診斷爲腎臟病第五期,原本已在左手前臂裝了人工洗腎廔管,準備要開始洗腎,卻因在門診接受慢性腎臟病防治的長期追蹤及衛教,改變飲食習慣爲低蛋白飲食後,讓腎臟病得到控制,延遲了二年後纔開始洗腎。爲讓民衆對慢性腎臟病有正確的認識,臺東馬偕腎臟科吳孟叡醫師提到初期腎臟病並無症狀,臺東很多病人常到很嚴重時才就醫,已到非得要洗腎的階段;呼籲民衆一定要定期檢查功能,初期接受慢性腎病管理,可延緩進到洗腎。

吳孟叡醫師提到臺灣長期揹負着洗腎王國污名,透析病患發生率以及盛行率在全球的統計中往往名列前茅,原因不外乎與國人的飲食、用藥習慣,及洗腎照顧品質延長洗腎時間有關。吳醫師說:許多病人會因爲腰痛、下背痛的原因而來到診間開口的第一句話可能就是問:「醫生,我是不是腰子出了問題,怎麼會腰痛?」。事實上,除了結石造成的阻塞性腎病變之外,一般常見的慢性腎臟病,是不會以腰痛來表現的,初期的腎臟病其最常見的症狀其實是「沒有症狀」,一直要到後期的時候,纔會較爲明顯的以「泡、水、高、貧、倦」的方式來表現,因此在一些高危險的病人身上,定期的追蹤腎功能更是來的重要,有助於及早確定慢性腎臟病的診斷,其中尤其是糖尿病病患族羣,佔了洗腎患者將近一半的比例,另外臺灣人不正確的用藥習慣,例如:不明偏方中草藥、以及隨處可得的止痛藥,往往也是造成病患腎功能受損的原因之一。除此之外,腎功能本身就會隨着年紀漸長而緩慢下降,因此就算沒有特別的危險因子,只要年滿40歲以上的民衆,也可以利用健保提供的成人免費健檢來爲自己的腎臟健康做個把關。

另外吳醫師說明傳統上常把「腎臟」與性功能劃上等號,其實中醫所指的腎,不只包括西醫所說的腎臟這個器官,還包括像睾丸相關的生殖功能,所以「腎虧」也有可能是身體其他地方異狀,必須詳細檢查纔可對症下藥。不過,身體只要是任一器官包括腎臟若出現問題,相對也會對房事較力不從心本就必然的。

最後吳醫師提醒大家:預防甚於治療,最能避免末期腎臟病產生方法,是在尚無腎臟病或仍處於初期腎臟病的時候就好好控制危險因子,例如三高的治療、定期的檢測等。倘若不幸已進展到後期的腎臟病,也應該在腎臟科醫師以及其醫療團隊的協助下,瞭解腎臟病可能產生的併發症,並確實遵從藥物及飲食的控制,到了真正末期腎臟病的時候,也能夠在做好準備的情況下,以最安全的方式進入透析的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