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基礎教育綜合改革 夯實教育強國建設基點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圍繞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的中心任務,對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作出總動員,爲基礎教育改革發展指明瞭前進方向。基礎教育戰線將把學習貫徹全會精神作爲重大政治任務,把準時代方位,錨定戰略目標,勇擔改革使命,把全會精神不折不扣落實到教育強國建設實踐中。

一、充分認清我國基礎教育發展的新起點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爲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基礎教育,推動基礎教育取得了跨越式發展。從縱向看,實現了從“有學上”向“上好學”的歷史性轉變。從橫向看,爲建成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教育體系、教育現代化總體水平跨入世界中上國家行列作出了重要貢獻。一是普及程度大幅提升。學前教育、義務教育普及程度達到世界高收入國家平均水平,高中階段毛入學率穩中有升。二是教育公平有效保障。城鄉、區域教育差距不斷縮小,義務教育實現基本均衡,縣中幫扶提升機制進一步完善,不同羣體公平入學機制有效建立。三是教育質量穩步提高。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體系初步建立,素質教育理念得到國際同行認同,教育數字化賦能取得實質進展。我國基礎教育對學生價值觀念、基礎知識、基本能力的紮實培養得到國際認可。習近平總書記對基礎教育發展充分肯定,指出我國的基礎教育在世界上是有優勢的,更加堅定了我們在新時代新徵程上深化基礎教育綜合改革的信心和決心。

二、把準深化基礎教育綜合改革面臨的新形勢

目前,基礎教育領域還存在一些突出短板。在支撐高素質人才培養方面,“五育”並舉全面育人水平還不夠高,學生創新能力培養不足。高中階段入學率與教育強國相比仍有明顯差距。在服務人口高質量發展方面,適應人口變化的學位供給動態調整機制還不健全,城鄉、區域教育資源配置還不夠適應。在提高人民羣衆獲得感方面,優質教育資源供給還不夠充足,教育功利化傾向尚未根本扭轉,人民羣衆升學焦慮比較普遍。在應對複雜嚴峻風險挑戰方面,網絡有害信息、社會不良文化現象對青少年樹立正確價值導向帶來負面影響。基礎教育治理能力還有待提高,國際影響力有待進一步提升。

三、以釘釘子精神抓實基礎教育綜合改革的新任務

我們將對標解決問題定舉措,圍繞提高質量謀改革,立足建立機制抓落實,努力辦強辦優中國基礎教育,爲教育強國建設夯實基點、增強後勁。

一是推進立德樹人落實機制改革。堅持黨對基礎教育的全面領導,推進中小學黨組織領導的校長負責制全覆蓋。推進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改革創新,強化實踐教學,讓思政課堂“活起來”。推進校家社協同育人“教聯體”建設,共同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展。完善困難學生教育關愛體系,健全專門教育保障機制。

二是推進創新人才培養方式改革。深化學校辦學質量和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改革。加強中小學科學和工程技術教育,健全具有創新潛質的學生脫穎而出機制。持續深化“雙減”,推進中考改革,強化育人導向、淡化競爭、緩解考試焦慮。積極發展綜合高中,爲學生提供更多自主選擇接受職業教育或普通教育的機會。

三是推進教育資源配置機制改革。加強“需求側”研判,建立縣域基礎教育學齡人口變化監測和報告機制。深化“供給側”改革,城鄉統籌、學段打通、師生聯動推進基礎教育資源優化配置。重點加快人口集中流入地區學校擴容增位,合理佈局農村寄宿制學校和小規模學校,着力擴大普通高中教育資源。

四是推進優質資源擴增機制改革。健全學前教育普惠保障機制,加快推動出臺學前教育法。完善義務教育優質均衡推進機制,全面擡高薄弱學校底部,加快新優質學校成長。全面改善縣中辦學條件,推動多樣化特色發展。健全特殊教育優質融合機制。深入推進教育數字化戰略行動,充分利用數字賦能教學方式變革和優質資源共享。

五是推進教育治理能力現代化改革。實施中小學書記校長能力提升計劃,加強黨的創新理論和教育改革政策宣傳解讀,提高政策規定“觸達度”。持續推進基礎教育規範管理行動,強化政策落實“感知度”。完善校園安全防控工作體系,切實守住學生生命安全底線。廣泛開展基礎教育國際交流合作,持續提升中國基礎教育國際影響力。

《中國教育報》2024年09月06日 第01版

作者:教育部基礎教育司黨支部書記、司長 田祖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