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評/研發經費增幅爲何高於軍費

旺報社評

歷經美中貿易戰晶片短缺、半導體設備受制於人的種種混亂與難堪後,大陸強烈意識到關鍵基礎技術被掐住脖子的危險,全國兩會通過的《十四五規畫和2035遠景目標綱要》,設定研發經費年均成長應大於7%,依據這個目標,今年將超過6.8%國防預算增幅,《紐約時報》解讀,中國「決心成爲一個不受制於人的創新型超級大國」。

科技將面臨地緣政治挑戰

其實,「十三五」時期大陸全社會研發經費年均成長率就已經達到7%,並非現在纔開始重視研發,多年來在「新型舉國體制」推動下,多項科技成果已達到世界級水準。其中北斗導航系統全球網絡已經完成,打破美歐多年壟斷;「墨子號」做爲全球首顆量子通信衛星,標誌着大陸在太空領域的領先地位。其他如載人航太、探月工程、深海工程、超級計算等,大陸也在世界前列。儘管有這些傲人成績,但關鍵基礎技術仍受制於人,這是大陸必須面對的困境。

無論是智慧手機、自動駕駛,還是航太飛船等,這個時代重要科技產品的核心就是晶片,製造晶片技術成爲美國壓制中國的關鍵武器,也成爲大陸着力要突破的重點。大陸國家開發銀行上週透露,將向超過千家戰略新興產業重要企業提供超過600億美元的貸款,並設立一項300億美元的政府支持晶片投資基金。大陸工程院官員透露,大陸將創中國晶片體系,以取代由英特爾、微軟、甲骨文等公司組成的壟斷勢力。

臺灣將面臨嚴肅的戰略選擇。英特爾過去一直是晶片製造的老大,但一個「新超級巨擘」將要崛起,臺積電及在晶片產業鏈中具關鍵地位的臺灣企業都將被取代。臺灣在政治上依賴美國或許是無奈的選擇,但在產業發展上必須多元,讓企業有最大的自主性、最小的政治限制。臺積電是臺灣護國神山,不但在川普壓力下赴美國設廠,幫助美國發展自己的晶片,日本、歐盟也決心要發展自主晶片製造實力,避免依賴臺灣,現在大陸也想發展自己的晶片體系,21世紀臺灣高科技產業將面臨沉重的地緣政治挑戰。

中、美兩國半導體行業協會11日宣佈,共同成立「中美半導體產業技術和貿易限制工作組」,將爲兩國半導體產業建立溝通機制,共同努力建立穩健、有彈性的全球半導體價值鏈。臺灣也絕不能小看大陸後追的能量,3月初荷蘭公司艾司摩爾(ASML)突破美國禁令,與大陸最大半導體生產商中芯國際續簽設備供應合同,臺灣相關晶片供應鏈企業的股價應聲而跌。

兩岸業界應力求科技去政治化,攜手提升在國際產業鏈中的地位。在大陸聚焦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中,新一代資通訊技術、生物技術都是臺灣的強項,大陸致力發展的類腦智能、量子資訊、基因技術、未來網路等前沿領域,臺灣也可爭取搭上大陸順風車,既可事半功倍,又可避免在國際激烈競爭中處於下風。

兩岸共創數位經濟紅利

《十四五規畫》將「數字中國」單獨成篇,提出以數位化轉型驅動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的變革,打造數位經濟新優勢的決心可見一斑。臺灣企業既可發揮在高端晶片領域的優勢,在大陸佈局數位經濟的過程中佔得上游先機,也可以在AI、大數據、區塊鏈、雲端運算等領域加強與大陸交流,探索產業互補的可能性。若兩岸能在產業數位化轉型過程中實現優勢互補,甚至形成完整產業鏈,則可共創數位經濟的紅利。

兩岸政治僵局一時難解,但經濟合作、科研合作仍有空間,要維持臺灣企業在全球高科技產業鏈中的關鍵地位,也仰賴政治人物爲企業在變幻莫測的國際環境中,創造彈性發展空間。大陸《十四五規畫》的「臺灣專章」提出,「讓臺灣同胞分享發展機遇,參與大陸經濟社會發展進程」,應該會爲臺企、臺胞參與《十四五規畫》乃至2035願景目標中重點項目提供更多機會與便利。在新冠疫情仍肆虐全球、世界主要經濟體發展前景充滿不確定性的當下,大陸已明確釋放出未來5至15年的發展目標,臺灣應積極創造參與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