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評/大陸將成爲世界穩定的力量
旺報社評
繼新加坡總理李顯龍、西班牙總理桑傑斯及馬來西亞總理安華結束訪華,法國總統馬克宏與歐盟委員會主席範德賴恩緊接着抵達北京,巴西總統魯拉即將到訪,日本外相林芳正剛離開北京,德國外長貝爾柏格即將於復活節假期結束後到訪。其中以法國總統馬克宏最受矚目與議論,他返國途中宣告,歐洲應戰略自主,減少對美國的依賴,要「避免因臺灣議題被捲入美中衝突之中」,馬克宏「親中疑美」的表態,掀起全球地緣政治新風暴。
馬克宏表態親中疑美
大陸兩會結束、新領導層就位,隨即展開以「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爲引領,爲世界和平與發展注入確定性」爲主旨的外交攻勢,宣示中國將在世界局勢、國際經濟、全球治理與文明交流等4方面爲世界提供穩定性。這4項宣示吸引了許多國家政治與企業領袖的注意,紛紛到訪中國尋求合作的機會。多國領袖與外交高層絡繹於途造訪北京,不但爲大陸帶來新一波外交熱潮,也爲21世紀地緣政治與人類願景帶來新想像。
2月初北京成功調解沙烏地阿拉伯與伊朗之間的宿怨,兩國恢復外交關係,爲中東大和解拉開序幕,舉世爲之震驚。世人見識到北京國際政治的能量,隨後北京提出《全球安全倡議概念文件》與《關於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的中國立場》兩項倡議,習近平還於上月造訪莫斯科與普丁會面,顯示北京介入俄烏衝突的意圖,對烏克蘭戰爭得發展與戰後的世界格局必有重大影響。
大陸主動介入俄烏戰爭,主要大國想一探北京意向。相較美國持續供應資金與武器給烏克蘭,英國甚至有意提供烏克蘭貧鈾彈,大陸至今沒有軍援俄羅斯的證據,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也對習近平提出邀請,證明北京堅持和平解決衝突立場,已贏得信任。
大陸一再重申不搞新冷戰、不要求其他國家選邊、反對集團對抗。北京外交政策強調與所有國家保持正常政治關係,不論其意識形態傾向,也不干涉他國內政。因此,與大多數國家都能保持穩定的關係。而美國重視共同價值觀,對其他國家進行民主改造,往往造成當地政治不安與區域動亂。美國還以意識形態做敵我畫分,對特定國家進行制裁與長臂管轄,引起許多國家的戒心與反彈。
中國金融穩定受信任
IMF預測,今年大陸經濟成長將超過5%,高於世界平均值,更遠超歐美。大陸的經濟成長將貢獻全球經濟增長的1/3,成爲世界經濟動力的主要來源,特別是對周邊國家更是如此。大陸的GDP增長每提高1個百分點,就會使其他亞洲經濟體的平均GDP增長0.3個百分點。相對於美歐銀行近來不斷爆雷,金融危機風險大增,美國債券的不確定性升高,資金快速外逃。中國經濟金融穩定也將爲動盪不安的國際金融市場提供穩定性。
人民幣國際化也正在加速當中,上月底中海油公司與法國道達爾能源決定以人民幣結算進口液化天然氣(LNG)採購交易;巴西也與中國達成協議,將以本幣進行貿易結算;而沙烏地阿拉伯國王也批准加入上海合作組織,這些都着眼於中國金融的相對穩定。
關於中美兩強爭霸,最常爲人討論的就是美國學者艾利森所提出的「修昔底德陷阱」,認爲崛起的中國必然挑戰現存霸權的美國,美國爲了抑制這個挑戰,也無所不用其極,兩者終須一戰。美國正是出於這種邏輯積極準備對中國進行一場新冷戰。但北京極力避免落入這層陷阱,乃運用多元的戰略手段,希望化解世界對中國崛起的恐懼。
美國學者奈伊指出,兩強相爭過程中,沒有任何一個大國願意,而且有能力承擔領導責任,將出現國際體系失序的困局,他把這種困境稱爲「金德柏格陷阱」。
我們看到中國大陸有意願,也越來越有能力爲世界提供穩定性,在外交、經濟、金融與國際治理上提供公共財。或許奈伊擔心的「金德柏格陷阱」很快可以過去,這將是全人類之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