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評/不要錯過中醫藥國際化紅利

旺報社評

臺灣缺藥危機持續了3年,現在不僅西藥缺,連中藥也缺。疫情後民衆對中藥的依賴度提升,中醫就診人數大漲,是中藥缺很大的原因之一。無論是臺灣的「清冠一號」還是大陸的「三藥三方」,中醫藥的可見度和可信度在這場世紀疫情中有明顯提升。統計顯示,中醫藥目前已傳播至全球196個國家和地區。

大陸中央政策扶植

由於中醫與西醫從理論到臨牀的巨大差異,中醫藥在西方國家的認知度和接受度一直不高,但多年來兩岸在中醫藥的傳承、創新和國際化方面,都做了不少努力。臺灣「科學中藥」已有半個多世紀的歷史,得益於嚴格的品質管控,臺灣中藥產品在國際市場廣受認可,尤其在新加坡、美國、日本等地口碑良好,國際銷售通路也穩固成型。

大陸最近幾年中醫藥發展迅速。中藥工業營收已從2012年的5156億元(人民幣,下同)增長到2021年的近7000億元。截至2021年底,大陸中醫類醫療衛生機構逾7.7萬個,98%以上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鄉鎮衛生院提供中醫藥服務,這與中央政策扶持有莫大關聯。

而且,大陸各地方也非常青睞中醫藥發展。上海、浙江、廣東、江西、山東、湖南、四川等多個省市都在打造中醫藥綜合改革示範區。例如廣東,作爲大陸中藥材集散地之一,中藥材種植面積超過100萬畝,全省中藥飲片、中藥生產企業355家,規模超過10億元的生產企業有9家,其中就包括全球首家以中醫藥爲主業進入世界500強企業的廣藥集團。

在疫後強勁復甦的旅遊熱潮中,中醫藥健康遊成爲大陸許多城市的特色招牌。各種形式的中醫藥觀光遊、中醫藥文化體驗遊、中醫藥養生體驗遊、中醫藥特色醫療遊等,依託各大中藥資源種植(養殖)基地、中醫藥自然景觀、中醫藥文化遺址以及中醫藥養生、保健服務企業火熱展開。

更重要的是,如今大陸年輕人對中醫藥的接受度非常高。「保溫杯裡泡枸杞」,在大陸不僅僅是歌詞而已,看中醫、吃藥膳、開膏方已成爲都市白領養生的新時尚;按摩、拔罐、鍼灸、刮痧這些過去被認爲是中老年人鍾愛的保健方式,已是年輕人的新寵。浙江省中醫院對2022年就診人員年齡分佈統計發現,其中過半都是18歲至40歲的族羣,而超過65歲的老年人不到10%。

行情翻紅走向海外

與此同時,大陸中醫藥的老字號也緊跟國潮風尚不斷推陳出新。北京同仁堂早在2001年就曾嘗試藥妝,後來又推出過涼茶等多元化產品,最終在2021年憑藉跨界明星產品中藥養生咖啡在網路爆紅,此後又開起了茶飲店和藥膳餐廳。雖然業界對同仁堂的跨界褒貶不一,但普遍認爲其轉型獲得超高人氣,正是抓住了Z世代「朋克養生」的消費熱點。

在本土「翻紅」的背景下,中醫藥的加速國際化也就成爲順理成章的事。尤其大陸科學家屠呦呦因發現青蒿素榮獲諾貝爾獎後,中醫藥的國際認知度進一步提升。迄今,大陸已經與40多個外國政府、地區主管機構和國際組織簽訂了專門的中醫藥合作協議,中醫藥內容納入16個自由貿易協定。

大陸在中醫藥國際化方面相當注重對接區域戰略。譬如粵港澳大灣區中醫藥高地建設,利用《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生效後的便利性,以及在共建「一帶一路」過程中擴大中醫藥類產品貿易,加強中醫藥文化交流、教育培訓和科技研發等。大陸也設定了系列量化目標,譬如計劃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合作建設30個高品質中醫藥海外中心,頒佈30項中醫藥國際標準,打造10箇中醫藥文化海外傳播品牌項目,建設50箇中醫藥國際合作基地等。

臺灣中藥原材料9成從大陸進口,原本在中醫藥現代化、國際化方面走在大陸前面,兩岸中醫藥合作交流也曾非常熱絡。可惜最近這些年因蔡政府抗中,業者只能看着大陸同行飛速發展,中醫藥國際化的合作紅利即將被粵港澳大灣區、東協等拿走,臺灣中醫藥將如何生存發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