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鴻蒙受捧凸顯科技自主迫切性

加快攻克重要領域卡脖子技術,有效突破產業瓶頸,牢牢把握創新發展主動權

6月2日,華爲鴻蒙操作系統Harmony OS 2.0正式發佈,並宣佈華爲旗下的百款手機將支持這一系統,加上此前搭載華爲鴻蒙OS車機操作系統的新能源亮相上海車展,在中國科技自主愈顯急迫的當下,稱得上是注入了一劑強心針

截至目前,華爲智能駕駛生態平臺已獲得數十家硬件生態、應用生態合作伙伴支持,除新能源車型外,亦有燃油車開始搭載鴻蒙玻璃座艙,北汽、奇瑞比亞迪等車企也已經與華爲展開深度合作。種種動作也意味着,華爲在向業界傳遞一個信號:鴻蒙不僅僅是一款手機操作系統,而是面向萬物互聯時代打造的新一代智能終端操作系統。

衆所周知,近年中國因集成電路核心技術的相對滯後,接連被“卡脖子”。好不容易崛起的科技企業華爲,去年開始受美國政策影響斷了高端芯片製造之路。今年3月,在新能源汽車銷量持續上升的背景下,造車新勢力龍頭蔚來汽車卻臨時宣佈停產數日,原因是“缺芯”,雖然停產後不久即恢復生產,但這種供需失衡的局面總讓人有不安全感

更何況,未來經濟重要發展方向的新能源汽車,中國作爲原材料和終端銷售第一的市場,視其爲實現汽車工業彎道超車和能源自主的途徑。乘聯會數據顯示,今年5月新能源車零售同比增長177.2%,而廣義乘用車零售增長僅1.1%,足見新能源汽車在政策支持等因素的作用下發展之快。

相關產業的迅速發展,讓芯片等高科技產品需求大增。根據海關總署最近公佈的外貿進出口數據,今年前5個月集成電路進口2603.5億個,增加30%,價值1.04萬億元。

華爲作爲中國數一數二的高科技企業,近年在通信設備、手機等領域表現亮眼,5G技術全球領先,此次鴻蒙系統甫一發布即引發廣泛關注,今年4月上海車展亮相搭載華爲鴻蒙車機OS系統的新能源車幾乎成爲焦點,足見從業內到公衆對華爲期待之大。

雖然華爲的創造力國人驚歎,但新能源汽車乃至其他需要高端集成電路設備的產業發展,於情於理都不能只寄託在華爲一家企業身上。着眼現實,作爲操作系統,鴻蒙的完善依然有很長的路要走,除了系統自身的完善以及系統生態的建設外,研發相關芯片也是很重要的一環。且現如今,能獨立設計麒麟芯片的華爲不得不面對芯片加工能力缺失的現實。

因此,當下務必加大對科技自主的重視。今年2月召開的中央深改委會議就強調,堅決破除影響和制約科技核心競爭力提升的體制機制障礙,加快攻克重要領域“卡脖子”技術,有效突破產業瓶頸,牢牢把握創新發展主動權。並給出了更多解決路徑,包括科技創新力量佈局,要素配置,人才隊伍體系化協同化等。

具體而言,一方面要在資金投入方面加大力度,不僅需要保持足夠總量,還應該有所側重,重點聚焦“卡脖子”技術,同時多在基礎研究領域致力,少一些急功近利,多一些對“十年坐得冷板凳”的支持力度。

另一個方面需要政策促進各類創新要素集聚。政府具有調配資源的能力,這也是體制優勢所在,一項核心技術的突破,有時甚至需要產學研各個過程的配合與融合。政府可通過科學園區的規劃,引導產業鏈相關企業集聚,並推進產學研深度融合,支持企業牽頭組建創新聯合體,承擔國家重大科技項目,推動企業在技術創新中發揮重要作用。

我們期待華爲鴻蒙能夠帶來更多的突破,但科技自主不是一家企業的事,需要全方位系統性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