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工價值掛勾情緒勞動 安寧社工師「3點困惑」:恐讓大衆更混淆

社工價值掛勾情緒勞動安寧社工師「3點困惑」:恐讓大衆更混淆。(圖/記者劉亮亨攝)

記者嚴雲岑專題報導

臺大社工所學生髮起社會實驗「出租孟孟」,主打社工價值並倡議情緒勞動有價,在學生社團實務工作圈中引發討論。一名社工師表示,在看了出租介紹後只覺得很奇怪,「感覺她打着社工系所背景,但提供的卻是不完全相關的服務。」而臺灣社會對社工的論述已經很混淆了,「這可能會讓大衆更搞不清楚我們在做什麼。」

「出租孟孟」在服務表單服務項目持續更新,1月上線時只有簡單的6項,到3月已擴展到14項,除了語言教學、家教課輔外,還有一日伴侶、伴侶養成教學、個人生命經驗分享、家庭議題人際議題討論,另可以承接社會工作議題討論、長輩陪伴租客糾紛協調等服務。

一名在血液腫瘤科安寧緩和病房有着7年服務經驗的不具名社工師告訴《ETtoday新聞雲》,自己看到服務項目後,只覺得「很奇怪」,但也說不出怪在哪裡。因爲該學生雖然主打自己有社工專業,但有些服務又跨到長照居家服務範圍,「像是突然跳出一個人說,我是社工背景,可以陪同你去就醫,這會讓大衆更搞不清楚社工在做什麼。」

▲社工師在安寧病房是不可或缺的存在。(圖/資料照,與文中當事人無關/記者嚴雲岑攝)

「現在大衆對社工的定義已經很混亂了。」該社工師分享臨牀經驗,每次跟第一次接觸的案主進行自我介紹後,對方不是露出「我不知道你能爲我帶來什麼樣的服務」等困惑表情,就是轉頭跟一旁家屬轉告「剛剛那個志工來找你」。

「志工社工不分,真的是我們長年來遇到的問題。」該社工師苦笑,雖然同樣都是處理弱勢問題,但前者是自願奉獻,後者是透過所學專業進行社會資源連結。他舉例,像是病患有輔具購買、租借問題,醫師就會請社工協助;若個案經濟上比較擔心,社工也可以幫忙找出可申請資源,偶爾也能成承接案主的情緒,提供宣泄抒發的管道

雖然從實務工作來看,社工服務與「出租孟孟」提供的出租項目看似重疊,但該名社工師卻澄清,「我認爲社工價值與情緒勞動有價,連結很薄弱。」因爲在自己認知中,社工是一份志業薪水高低是其次。

執業社工師表示,出租孟孟精神可嘉,但也要有被質疑的勇氣。(圖/記者劉亮亨攝)

「社會結構脈絡不同造成社工權利意識擡頭,這是好事。」他強調,「不過該學生提供的服務,會讓我思考,她提倡的到底是個人薪資提升?還是整體社工的薪資?」

最後,該社工師表示,自己不能否認「出租孟孟」的勇敢冒險精神,但當她掛上社工系所學生與實習領域時,外界就對她有一定的框架與期待,當做出超格舉動時,也要有被質疑的勇氣。

「我無法斷言是不是她走的太前面了。」對於出租孟孟提供的服務,該社工師表示,自己不認爲會成爲趨勢,但可以確定的事,社工價值不能夠單就薪資評論,「價值到哪裡,自己怎麼做到被外界認定,這纔是我真正認可的專業有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