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銀行做好五篇大文章 提升服務實體經濟含“金”量

本文轉自:人民網

人民網北京5月18日電 (記者杜燕飛)安永日前發佈的《中國上市銀行2023年回顧及未來展望》(以下簡稱報告)顯示,2023年上市銀行聚焦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字金融五篇大文章,提升運營管理效能,審慎經營,統籌發展與安全,穩中求進,助力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

報告顯示,2023年,上市銀行把金融服務實體經濟作爲根本宗旨,聚焦主責主業,優化金融供給。2023年末,上市銀行總資產合計2939093.62億元,同比增長11.14%,其中,貸款餘額同比增長10.91%;上市銀行製造業貸款餘額同比增長18.71%。與此同時,持續減費讓利主動壓降實體經濟融資成本,2023年度上市銀行貸款收益率較2022年下降0.26個百分點。

“2023年上市銀行加大對科技企業、先進製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等重點領域的支持力度,助力發展新質生產力。”安永華明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夥)金融服務高增長市場主管合夥人許旭明表示,2024年上市銀行要完善科技金融業務組織架構,設立專營機構和專業團隊;進一步完善相關產品體系,針對科技企業全週期不同階段需求提供不同金融產品;以技術流爲基礎,建立與科技企業相配套的風控體系;搭建科技金融生態圈,助力科技成果轉化,進一步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

與此同時,2022年,上市銀行不斷完善個人養老金服務、豐富養老金產品種類和數量,滿足居民養老財富需求;上市銀行踐行ESG理念,履行社會責任,持續推進綠色金融和普惠金融發展。報告顯示,2023年末,49家上市銀行披露了綠色貸款情況,綠色貸款餘額合計228931億元,同比增長40.29%;51家上市銀行披露了普惠型貸款情況,貸款餘額合計181,880億元,同比增長28.4%。

“ESG相關法規和標準的逐步完善,對上市銀行的ESG治理和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許旭明表示,“普”“惠”兩者要兼顧,銀行要把更多小微企業納入到普惠金融業務中,監管部門也要引導銀行減費讓利,降低小微企業融資成本;銀行不僅僅是發放綠色貸款和發行綠色債券等,要把綠色金融納入到整體戰略規劃中,推動綠色金融進一步發展;銀行要做好養老金金融、養老產業金融、養老服務金融。

值得一提的是,隨着數字化轉型持續深化,上市銀行科技投入逐步進入平穩增長期,更加註重科技與業務融合及轉型帶來的質效。

報告指出,2023年,25家上市銀行披露了科技投入金額,合計1970.12億元;27家上市銀行披露了金融科技/信息科技人員數量,相關科技人員合計超14.42萬人。根據最近三年均披露了金融科技人員數量的25家上市銀行數據計算,科技人員數量佔比持續上升,從2021年的5.04%上升至2023年的5.98%。

隨着生成式人工智能技術興起,越來越多的上市銀行佈局大模型技術,在基礎能力建設和業務場景搭建方面取得突破,由“數字化轉型”邁向“數智化轉型”。

“數字金融的涵義,包括上市銀行通過數字化轉型,提升自身運營管理能力、風險管理能力和獲客能力,助力其他四篇大文章發展,也包括用金融手段服務數字經濟發展。”許旭明認爲,當前,生成式的人工智能大模型在金融業的應用引起廣泛關注,包括處理金融文本、預測市場變化趨勢、進行風險管理以及改善客戶服務等方面,這些都是大模型未來應用的前景,也是數字金融很重要的一環。

展望2024年,報告認爲,我國經濟將繼續回升向好,上市銀行將面臨更多機遇。上市銀行需堅守主責主業,穩妥處理好“功能性”與“營利性”、“規模”與“效益”、“防風險”與“促發展”之間關係,統籌兼顧長短期經營目標,在服務實體經濟中實現自身價值。

“金融具有功能性和盈利性雙重屬性,盈利要服從功能發揮。”許旭明說,2024年,上市銀行要將進一步發揮功能性作用,將五篇大文章納入到自身發展戰略中,各方面協同推動,支持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與此同時,上市銀行也要維持合理的利潤水平,實現服務實體經濟的可持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