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銀行:數字信貸

來源:2023鑫智獎第四屆中小金融機構數智化轉型優秀案例評選

獲獎單位:廈門銀行

榮獲獎項:專家好評TOP10優秀案例

一、項目背景及目標

廈門銀行數字信貸項目旨在貫徹落實“以客爲本、體驗爲先”的理念,打造“客戶體驗、數字科技、人與機制”三輪驅動,結合外部監管合規風控和領先銀行建設思路,引入大數據、人工智能、移動互聯等新興金融科技技術,構建以客戶爲中心,以風險控制爲基礎的覆蓋信貸業務貸前、貸中、貸後的全流程信貸管理信息系統。本項目建設包括以下幾方面目標:

1.加強全面管控能力

建立統一授信及額度管控體系,完善信用風險管理體系,完善精細化、規範化、自動化的集中押品管理體系,完善數據治理體系。

2.提高作業效率和用戶體驗

通過新技術爲客戶經理賦能,提升客戶經理服務效率和質量。通過移動信貸拓展業務半徑。通過流程再造和新技術應用優化作業模式,實現信貸工廠和無紙化審批。通過移動信貸增強大數據運用服務能力,整合內外部數據,擴大數據應用場景,提升用戶體驗。

3.提升產品、流程創新週期

建立產品信息管理機制及一體化流程(TPO)設計機制,快速響應業務需求。實現流程、規則、表單合同模板的靈活配置。

二、創新點

項目建設過程中引入一系列業務技術創新。通過技術賦能於業務,進一步提升我行信貸作業的智能化、信息化水平。

1.線上線下一體化的信貸工廠,加快客戶融資速度

通過移動信貸、客戶線上場景“掃碼辦貸”縮短觸達客戶的距離,通過信貸業務流程可配置化、貸款預審批機制、信貸業務審批流程簡化、集中化作業模式等,提高業務人員對客戶的服務質量和融資速度,通過提供產品參數化、業務規則、授權規則配置,審批流程圖形化配置、移動辦公配置化接入等,提升業務的快速創新及設計能力,滿足產品快速上線及風控管理要求。

2.實現以客戶爲主體授信額度集中管控,推動信貸風險管理向“智控”轉變

採用樹型結構構建統一額度的定義、度量和控管的應用框架,爲全行授信作業流程提供公共、標準、智能、可視的控管服務,實現以客戶爲中心的全面信用風險管理,承擔實質性風險業務,含表內/表外、本幣/外幣、線上/線下、代客/自營、三方擔保等,都按照實質重於形式的原則進行統一管理,並可通過客戶、產品、區域、期限等各維度進行合控、切分進行精細化風險管控,爲統一營銷、審批、授信、貸後奠定堅實基礎。

3.大數據接入,應用於業務辦理全流程,提升業務辦理、風險識別效率

實現外部數據接入及管理、數據和應用服務等功能於一體,爲對公信貸、零售信貸、押品系統、風險預警系統提供數據服務。實現客戶准入風險識別、客戶信息一站式採集、智能化引入,自動生成客戶全維度、全視角綜合信用分析報告。基於內外部數據,描繪客戶關係全景圖譜,有效識別隱形集團、關聯擔保等關聯關係風險。基於大數據的風險探測接入貸前、貸中、貸後全流程,實現業務辦理過程中的實時風險監測與預警。

4.接入基於機器學習的模型引擎,應用於信用風險智能決策與分析

支持模型在線可視化配置、數據預處理、模型發佈及離線管理,實現模型規則快速投產發佈。支持決策樹、決策表、打分卡、模型規則集、規則流等基礎組件,可基於行外、行內數據進行模型訓練與模型評估。應用於額度預評估、在線評級評分、客戶還款意願預測、隱形關係分析、財務分析等場景,對主動識別信用風險發揮了積極作用。

5.影像應用能力

引入非結構化影像的管理、識別並嵌入到各個業務流程,助推業務線上無紙化辦公,提升作業效率:可視化配置業務資料影像目錄及操作權限,滿足業務影像資料採集靈活性要求;根據對條碼掃描和識別,自動對批量掃描的資料進行目錄分類,系統自動檢查必要性資料,並且智能質檢影像資料,實現影像採集自動化;影像標籤化、可批註、可索引(目錄及標籤),多種調閱(雙屏、寬屏)及幻燈播放模式,實現審批便捷化。

三、項目技術方案

項目基於廈門銀行企業級SOA架構規劃,採用了“分層分域”、“高內聚低耦合”的指導思想,以金融信息安全爲準繩,以監管政策爲指引,運用分佈式、微服務、前後端分離技術進行服務化組件設計,結合大數據、人工智能技術方向上的多項技術能力,全面構建全流程數字信貸的業務支持能力,涉及7個新建系統和39個配套改造系統,其中新建系統包括:

1.建立全行統一的對公信貸流程系統

整合傳統授信、信貸工廠、供應鏈、投資授信等多種授信模式,系統設計實現參數化、模塊化、結構化配置,靈活支持業務創新,體現對不同授信模式、不同業務條線、特殊業務產品的差異化流程作業要求。

2.建立全行統一的零售信貸流程系統

實現以數據化驅動、構件化產品、流水線作業、策略化控制的零售信貸管理一體化建設。滿足對零售業務的(互聯網)線上線下業務一體化接入,快速適應產品創新發展。

3.建立全行統一的授信額度管理系統

支撐基於風險穿透性原則,涵蓋集團全機構、全客戶、全資產、全流程統一授信及多維度、精細化、參數化的實時管控要求。

4.建立全行統一的押品管理系統

構建押品從准入調查、審查審批、押權設立、存續期管理、返還與處置等全生命週期的精細化管理。

5.建立統一信貸風險預警平臺

構建基於內外部數據整合,配合預警策略及風控模型,實現貸前客戶資質覈驗、授信階段風險探測前置、放款階段主動風險揭示、貸後階段動態風險監測預警的全流程風險監測機制。

6.建立統一信貸移動端

實現對公信貸、零售信貸業務移動辦理,滿足移動展業、快速審批等業務多渠道開展,爲客戶提供更便捷高效的作業。

7.建立統一模型引擎

實現模型規則的統一發布與管理。基於機器學習的模型規則引擎,應用於貸前、貸中、貸後的各模型計算場景,提升信貸管理的整體智能化水平。

四、項目過程管理

該項目由總行授信管理部牽頭組織,總行信息技術部負責具體實施,配合建設部門包括總行公司業務管理部、總行普惠金融部、總行零售業務管理部、總行交易銀行部等13個部門。主要經歷了以下幾個階段:

1.項目於2021年04月正式啓動。

2.2021年05月至2021年07月完成了項目的需求分析和概要設計。

3.2021年7月至2021年9月完成了項目的系統詳細設計工作。

4.2021年8月至2022年3月重點開展系統編碼、測試和上線準備工作。

5.系統於2022年4月6日正式投產上線。

6.2022年4月至2022年7月面向全行推廣應用。

五、運營情況

通過本系統建設,構建了全行統一額度管理體系,實現了我行授信業務的全覆蓋,提升了我行合規風控治理能力。同時提升了產品創新能力和效率,更快速地響應客戶的融資需求。業務辦理效率顯著提升。客戶信息自動化採集率達70%,客戶經理製作各類報告的效率提升3倍,新產品發佈效率提升3-14倍,流程線上化效率提升50%。系統上線以來,累計新增授信總額度超過1500億元,實現信貸資金新增淨投放超過300億元。服務的信貸客戶超93萬戶。其中,個人及普惠小微客戶超90萬戶。

六、項目成效

系統上線後提升了我行的信貸風控能力和業務作業效率,通過合規風控治理,提升作業效率,將有助於提升我行信貸資產質量,促進提升我行信貸資金面向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和資金使用效率。

依託新系統的產品配置、快速上線能力,各分行結合當地產業特色,不斷推出本地化創新產品,出臺各類特色專案,滿足各地小微客戶的差異化融資需求,助力“三農”及小微企業解決融資難、融資貴、融資慢的難題。其中,“基於大數據風控和人工智能技術的惠農貸服務”入選人民銀行金融科技賦能鄉村振興示範工程試點項目。

針對我行擁有大量臺胞臺企客戶羣體的特點,依託系統的對臺客戶的特色功能設計,各分行快速推出了面向臺胞客戶的“臺農貸”、“臺商E企貸”、“臺商科技貸”、“紓困貸”等產品。解決臺胞客戶缺少擔保、徵信渠道有限的融資難題,拓展了臺商客戶的融資渠道。

依託系統的綠色信貸功能,承載綠色信貸業務辦理,助力綠色金融發展。實現整體環境風險分類、綠色企業認定、綠色貸款審批發放。期間實現綠色信貸發放212筆,金額25.4億元,促進當地綠色經濟發展。

七、經驗總結

廈門銀行數字信貸是廈門銀行戰略任務,涉及數個新建系統和幾十個配套改造系統,涉及全行各個部門,投入大,建設時間長,項目通過科學規劃、精心組織、周密部署,成功完成數字信貸的建設。在這個過程中各方以目標導向,統一的價值觀保證項目執行力,同時高層深度參與,全行各部門強力支持,項目合作方通力協作,並靈活使用項目管理工具,有效需求管理和溝通管理,各階段按計劃緊密跟蹤,不斷覆盤和總結,保障了項目的順利投產。

數字信貸建設過程中採用了集中管理+分級管理的模式,項目成員集中辦公,任務分類分階段實施。分類和階段任務按級把控,及時跟蹤目標完成情況,監控質量情況,形成質量報告。根據監控情況和質量報告做好計劃和風控管理,問題前移,加強預防措施,同時及時做好各類培訓,提升團隊成員技能。

數字信貸投產前提前設置好應急領導小組和應急處理方案,做好各項業務應急處置準備。各業務條線主管部門提前通知前臺客戶經理,儘早瞭解所轄客戶授信使用需求,避開投產初期,提前安排客戶提款;儘早瞭解所轄客戶授信到期情況,對授信到期日在投產初期的客戶,提示安排客戶在投產前存入足夠的還款資金。提前做好各分支行業務人員培訓,通過現場培訓、上機聯繫和考試形式幫助業務人員熟悉系統,更高效推廣產品。

“十四五”規劃和2035遠景目標綱要提出“加快數字化發展,建設數字中國”,銀行的數字化轉型已步入發展的快車道,廈門銀行將以數字信貸投產爲契機,不斷深化系統化、數字化、智能化的金融科技發展策略,以數字化轉型驅動生產經營方式變革,爲打造價值領先的綜合金融服務商持續賦能。

更多金融科技案例和金融數據智能優秀解決方案,請登錄數字金融創新知識服務平臺-金科創新社案例庫、選型庫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