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BL淪爲CBA農場? 未來考慮實行分級制

周儀翔。(圖/記者季相儒攝)

記者魏立信臺北報導

陳信安林志傑等人,到陳盈駿、周儀翔分別以狀元榜眼之姿加盟中國CBA籃球聯賽,邁向更高等級的聯盟對於選手而言絕對是好消息,但也凸顯國內籃壇無法留住「人才」的窘境,如何改善國內籃壇的處境,將是現階段最大課題

面對CBA的金錢攻勢市場較小的臺灣難以與之抗衡,加上臺灣球員「受益」於CBA的內援制度,未來臺將西進的狀況只會更多,這也讓國內籃球最高殿堂SBL淪爲CBA的練兵場

儘管受限於先天劣勢,但SBL仍能靠後天的努力改善體質,爲國內籃壇注入活力;即將於12月份開打的SBL第15季賽事,除了設立聯盟委員會共同發展外,體育署也允諾將給7支球隊各100萬元的行銷、籃協300萬元作爲整體行銷費用

此外,籃協與體育署目前也達成共識,盼能透過第15季賽事來檢視各球團是否有心繼續經營,不排除在第16季採取「分級制度」,讓有心經營的球團留在一級,實行「雙洋將」、「主客場」制度,提升聯盟強度票房。其餘球團則併入二級聯盟,並考慮讓社會甲組聯賽的球隊加入。

由於SBL目前各球團的處境並不相同,因此籃協此舉是希望能替聯盟打造齊頭式平等的環境,讓各球團能致力經營專屬文化。最重要的,要提升國內籃球風氣不能只靠政府協會,各球團、球員、媒體以及球迷都得參與,纔能有效提升大環境,給予年輕球員一個實現夢想舞臺

►接收更多精彩賽事,歡迎加入《ETNEWS運動雲》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