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從四德過時 陸校外機構禁講授
在濟南舉辦的暑期少兒國學教育課,小學生跟山東京劇院著名演員學畫臉譜。(中新社資料照片)
江西省新餘市逸夫小學開展「誦讀國學經典」主題讀書活動。(中新社資料照片)
大陸教育部日前印發《禁止妨礙義務教育實施的若干規定》,其中要求校外機構不得傳授三從四德,引起社會廣泛關注。大陸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馬小紅認爲,三從四德是古代對女性的道德要求,只適用於當時社會的價值觀,有明顯的時代侷限性。
規定指出,近年來部分社會機構以國學、女德等名義,招收兒童與少年進行全日制教育,導致兒童、少年無法接受義務教育,嚴重影響適齡兒少成長髮展。
封建糟粕妨礙教育
規定要求,校外機構不得招收義務教育階段的兒童、少年展開全日制培訓,不得以國學爲名,傳授三從四德、占卜、風水、算命等封建糟粕,不得利用宗教進行妨礙教育制度的活動。
此規定一出後,引起各界熱議。馬小紅指出,三從四德出自儒家經典《禮記》,所謂三從是指女子幼時從父兄,出嫁從夫,夫死從子;四德則是女子出嫁到夫家所需具備的四種品德,即婦德、婦言、婦容、婦功。
馬小紅認爲,三從四德體現出古代社會男女間的服從關係,具有明顯時代侷限性,違背現代法治的平等精神,也不符合現代社會主流價值觀,不足以反應現代社會對女性的要求,「我們不能因爲其出自儒家經典就盲目地提倡,更加不能隨意傳授給適齡兒童」。
近年來傳授保守傳統思想的機構大增,更受到部分家長追捧。大陸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指出,部分家長仍保持着傳統思維,將孩子當作自己的附屬品,教育子女要學會順從,而不是培養獨立自主的孩子,與現代教育核心觀念不符。
對於現今校外機構興起國學班等亂象,熊丙奇認爲,大陸中小學辦學由於缺乏自主權,有「千校一面」的問題,當教育核心價值觀與家長需求不符時,就會讓教育培訓機構有機可趁,這就是國學班、讀經班、私塾能在市場發展的基礎。
北京某中學教師張海英認爲,這些培訓機構教授三從四德等封建思想,但其實無法分辨哪些傳統文化應該傳承、哪些封建糟粕又應該丟進垃圾桶,可以說是「鬍子眉毛一把抓」,把糟粕夾雜在國學中傳授給孩子。
張海英指出,部分機構雖然打着傳授國學的名義,但意圖明顯是爲了創業賺錢,從動輒上萬元人民幣的註冊費就可看出端倪。
馬小紅表示,應該理性地對待文化傳統傳承,在「古爲今用」的同時,也要進行去蕪存菁的甄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