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部委連發6大利好,南沙樓市何時能復甦?

文|鄧浩志

2023年的最後一天,廣州提出要加力推動南沙跨越式發展,推進深層次改革和引領性開放,更好服務粵港澳大灣區“一點兩地”建設。

2024年1月9日,發改委、商務部、市場監管總局三部門聯合,針對南沙一口氣推出6大利好政策:

1、 加快廣州南沙智能(網聯)汽車多場景試點應用及商業化運營;

2、 推進廣州南沙海洋科技創新要素加快應用;

3、 支持廣州期貨交易所立足於服務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綠色低碳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和共建“一帶一路” 有序拓展品種佈局;

4、 推進廣州南沙氫能等清潔能源利用 適當超前佈局建設和運營新能源汽車充換電新型基礎設施;

5、 鼓勵國內外生物醫藥與健康企業和研發機構在南沙設廠開發各類產品;

6、 支持推動在南沙實施外國人144小時過境免籤政策及遊輪免籤政策。

南沙最近這6大利好不是開始,更不是最終的內容,未來一定還會繼續有更多的利好。南沙的發展前景是毋庸置疑的,畢竟南沙頭上頂着國家級新區,自貿區,粵港澳大灣區三頂“帽子”。毫不誇張地說,南沙可能是全廣州,乃至整個大灣區,甚至整個中國,未來發展和建設速度最快的區域之一。

很多人說南沙的發展還要等,其實如果你實地考察過,就會發現南沙目前已經走在了高速發展的路上。不過回顧過去10年,南沙的發展有點不平衡。整體感覺是基礎設施推進速度快,比如道路、橋樑、地鐵。還有醫院、學校、商業等各種配套,過去十年來建設的一大批,南沙的城市面貌是煥然一新。但這十年,南沙的產業發展與人口引入卻有點緩慢。規模上不去,這也是南沙房地產市場需求不足的原因之一。期待這次這6條政策能夠改變過去存在的問題。

儘管南沙最近利好不斷,但短期內都不會影響南沙房地產市場整體偏弱的趨勢。因爲各種利好很難在短期內改變南沙樓市的基本面。南沙樓市目前存在三個大問題,分別是居住人口少,房產庫存大,限購政策嚴。展開講就是由於南沙產業人口不足,導致剛需購房的需求不足。

另一方面是,前些年土地供應過多,尤其是南沙灣版面和明珠灣板塊,一是前期供應透支了部分需求,二是後續供應不斷堆積成爲庫存。

再有,在番禺、黃埔都鬆綁限購的大背景下,南沙作爲遠郊,居然仍然堅持住房限購政策。政策和核心城區一樣嚴,但市場容量卻和主城區差十萬八千里。這無論對自住,投資,跨區域購房需求,都有極大的抑制作用。更別說當前整個房地產市場都存在嚴重信心不足的問題。所以南沙樓市如果基本面不變,一時半刻都很難有翻轉的可能。

總的來說,南沙的利好需要時間兌現,南沙人口增長也是一個緩慢的過程。長期看,南沙依然是廣州,乃至大灣區最有想象力的區域。短期看,至少2024年,南沙樓市大概率仍將保持弱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