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班護病比最快明年上路 薛瑞元:獎勵擬爭取公務預算

衛福部長薛瑞元說,三班護病比預計2025先達標先獎勵。聯合報系資料照

衛福部長薛瑞元說,三班護病比最快明年上路,並規畫至少3年過渡期,要讓各醫院逐漸符合規定,所以相關獎勵最快後年開始,還是要看整年的人力狀況是否達到標準,財源預計向行政院爭取由公務預算支應。

衛福部照護司長蔡淑鳳說,10月與各層級醫院,就三班護病比標準討論,包含護理及醫護工會、社區醫院醫師公會、護理全聯會及學會、護理工會及護產工會等類別,相關標準預計年底訂出、明年上路,預計採3年過渡期,預估需要8000人才能補足人力缺口,以每人人事成本70萬到100萬計算,扣除20%的醫院行政管理成本,剩下的80%爲護理人員本薪,相關支出則需56到80億元,衛福部祭出2025年先達標先獎勵方案,預估獎勵50%支出,整個計劃將持續到2030年。

蔡淑鳳並表示,針對各層級醫院的護理公會及工會,和醫院經營者的方案,原則上儘量溝通,沒有共識就兩案並陳,由薛瑞元做最後裁示。薛今天出席2023國家藥物科技研究發展獎頒獎典禮,會前受訪時表示,三班護病比最快明年上路,並規畫至少3年過渡期,要讓各醫院人力逐漸符合規定,所以相關獎勵最快會在後年開始,還是要看整年的人力狀況是否達標,財源預計向行政院爭取由公務預算支應。

目前三班護病比的方案,醫學中心護理團體建議,分2024年及2026年二階段推動,第一階段白班、小夜班與大夜班依序爲1:6、1:9、1:11,第二階段1:5、1:8、1:10;區域醫院護理團體則預計,第一階段白班、小夜班和大夜班依序爲1:7、1:11、1:13,第二階段1:6、1:10、1:12。

地區醫院部分,醫院代表希望,在人力確實迴流到地區醫院前,先採白班1:13、小夜1:15、大夜1:17;而護理工會則希望不分階段,2025年讓三班護病比達到白班1:9、小夜1:11、大夜1:13。如要分階段實施,地區醫院2024年白班1:10、小夜1:13、大夜1:15;2026年白班1:9、小夜1:11、大夜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