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聯美抗中」將禍國殃民

掃描QR code參與線上討論

儘管「九合一選舉」民進黨大敗,蔡英文總統競選連任的決心並未動搖。由她選後言行判斷,或許會在民生、內政與經濟議題做出一些微調,對人民提供一些小恩小惠,但不會在大陸政策、轉型正義、無核家園等重大議題上髮夾彎。民進黨政治版圖大幅萎縮,臺灣經濟也不可能在一年不到時間內翻轉,並讓庶民有感,那麼,即使勉強獲得民進黨提名,又有何致勝之道?

國安會秘書長臺北論壇基金會董事長蘇起提出一個可能性:利用美中矛盾打悲情牌。2019年美中關係會繼續惡化,美國將要求臺北選邊,蔡英文早在2015年就主張「聯美抗中」,雙方自然「一拍即合」。美國打「臺灣牌」遏制中國,蔡英文打「美國牌」抗中,迫使大陸對臺極限施壓,她就可以打「悲情牌」騙選票

媒體報導,「老藍男」國安會秘書長李大維將「被請辭」,未來接任者不論是誰,都將肩負兩大任務,一是啓用綠營人士掌握情報系統,嚴密監控藍營與大陸往來聯繫、中國假消息假新聞滲透等,二是統籌對海外特別是美國僑胞的募款與遊說工作

新任國安會秘書長很重要的一項工作,是做好美國國會白宮的聯繫工作,讓國會通過更多「友臺法案」,讓美國總統川普必要時可以好好打「臺灣牌」。兩岸關係敏感,讓美國有非常大的操作空間,川普在2016年底與蔡英文通了一次電話,因而掀起美、中兩國有關「一中政策」的攻防戰,沸沸揚揚地鬧了一個多月,直到川普就職總統之前才告一段落。

2017年通過的《2018年財政年度國防授權法》,鼓勵美臺軍艦互泊、2018年通過的《2019年財政年度國防授權法》,建議美國協助臺灣加強不對稱作戰能力及強化臺灣後備軍人戰力的兩項修正案,及鼓勵美臺官員互訪的《臺灣旅行法》,無不讓大陸如臨大敵,嚴陣以待。儘管迄至目前爲止,友臺法案與修正案尚未真正付諸實施,但不表示川普未來不會視情況與時機選擇性執行,以搭配美國要求臺灣在美、中之間表態的政策。

美僑團體極力推動之下,美國聯邦國會參衆兩院不無可能會在2019年持續推動鼓勵支持臺灣擴大國際空間的《臺灣國際參與法》、支持成立委員會對臺灣安全重新審視的《臺灣防禦評估委員會法》、支持對包括臺灣在內的美國亞太盟友提供戰略再保證的《亞洲再保證法》,以及支持擴大與提升對臺軍售軍事訓練與安全合作的《臺灣安全法》。這些新、舊友臺法案與修正案的大幅增加,都可能成爲川普手中的籌碼,擺明是「劍指中國」。表面上,友臺法案與修正案有助於強化臺灣的自衛能力,卻也讓臺灣走向「聯美抗中」的不歸路。

是否走向「聯美抗中」的不歸路,將是蔡英文的戰略選擇。如果她真的決定走向「聯美抗中」,則意味她將隨着2019年選情的升溫,逐漸加強推動相關配套措施,包括在國內箝制新聞自由,並嚴打所謂「來自中國大陸的假消息與假新聞」。

其次,國安會、國安局、檢調等單位將配合蔡英文政府對所謂「來自中國大陸的假消息與假新聞」的散播者或製造者羅織罪名或加重刑罰。第三,「美國在臺協會」(AIT)主席莫健在「九合一選舉」前接受TVBS錄影訪問時說「外來勢力」干預臺灣選舉,幾乎直指中國大陸介入臺灣選舉。在TVBS將錄影訪問下架後,AIT將影片傳上臉書,不啻顯示AIT有意爲選情極端不利的蔡英文政府撐腰,凸顯美國力挺蔡英文的戰略意圖。美國的刻意操作斧鑿痕跡過深,反讓美國自己成爲「九合一選舉」最大的「外來勢力」,也讓川普政府與蔡英文政府之間的戰略合作曝光,有如「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蔡英文若選擇「聯美抗中」,將付出昂貴的政治代價,特別是可能招大陸之忌,認爲臺灣唯美國馬首是瞻,已成爲美國之馬前卒,對中國不利甚至構成威脅,從而改變長期以來對臺和平發展之戰略。

大陸對臺政策若改弦更張,將是臺灣2300萬人的不幸。蔡英文爲了競選連任,若以一人一黨之利,做出「聯美抗中」的戰略選擇,綁架整個臺灣,供其一人驅使,置國家與人民福祉於不顧,將禍國殃民,則罪莫大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