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推動長期資金進入資本市場?

徐楓(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資本市場研究室副主任)

近日,中央金融辦和中國證監會聯合印發《關於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的指導意見》(簡稱《指導意見》),旨在吸引更多長期資金進入市場,促進資本市場穩定健康發展。爲了更好地理解《指導意見》,我們需要釐清一系列問題,資本市場爲什麼需要長期資金?長期資金爲何並未成爲我國資本市場主力軍?《指導意見》又是如何推動中長期資金進入資本市場?對上述問題的回答有助於我們對資本市場保持長期信心。

衆所周知的是,資本市場重要功能是支持企業創新、優化產業結構和爲投資者提供穩定收益,長期資金有助於資本市場功能發揮。一是長期資金和創新融資需求匹配。通常而言,完整的創新投資包括創新發明、創新應用和創新擴散等階段,需要穿越從科學到技術轉化、從技術到市場轉化等兩大“死亡之谷”。任何創新成功都需要持續穩定的資金支持。長期資金能夠承擔較高的風險和不確定性,有耐心支持創新型企業積累技術儲備和獲得市場接受,提升創新成功概率。二是長期資金促進產業結構優化。長期資金投向高附加值的項目,進而引導其它資金流向這些領域,不僅能夠增加企業盈利能力,還能帶動產業結構轉型升級。三是長期投資策略收益更高。在牛市環境中,長期投資策略能夠讓投資者獲得資產價格持續上漲收益。在熊市環境中,長期投資策略可以通過時間攤平成本。在震盪市環境中,長期投資能夠避免頻繁操作產生的交易成本和錯誤決策風險。此外,長期資金能夠提振投資者信心和維護資本市場穩定。

然而,長期資金還未完全成爲我國資本市場主力軍。一方面,長期資金佔比相對不足。目前我國保險資金權益投資佔比約爲10%,距離政策規定的45%上限還有相當大的空間。另一方面,長期資金行爲“短期化”。譬如,近年來我國商業銀行債券投資平均久期爲4.5年,證券公司債券投資久期更短。多因素導致長期資金功能難以完全得到發揮。一是過去長期資金入市動力有限。只有預期交易行爲可以獲利,投資者纔會選擇入市。如果投資者預期持續轉弱,市場整體風險偏好就會下降,上市公司估值中樞就會下移,追求穩健收益並對回撤控制要求嚴格的長期資金的理性選擇就是撤出市場。二是一些投資行爲短視。2021年以來,監管機構要求商業銀行設置同業業務的間接投資額度,並逐季度壓降間接投資規模。一些商業銀行爲了滿足監管要求,減少同業投資空間和縮短投資久期。三是考覈機制導致一些機構投資者追逐短期業績。現有績效考覈機制下,多數金融機構都需要重視財報數據的環比、同比信息,上市金融機構還需要關注季度經營業績。

《指導意見》從培育資本市場生態和發展長期投資主體兩方面爲長期資金入市提供了政策支持。關於培育適應長期資金的市場生態環境,具體措施包括提高上市公司質量,鼓勵上市公司回購增持股份。打擊資本市場違法違規行爲,營造健康的市場生態環境。完善支持長期投資的資本市場基礎制度,包括交易監管機制和機構投資者參與上市公司治理機制等。關於支持長期投資主體發展壯大,具體措施包括穩步降低公募基金行業綜合費率,推動公募基金投顧試點轉常規。豐富公募基金可投資產類別,建立ETF指數基金快速審批通道,持續提高權益類基金規模和佔比。鼓勵私募證券投資基金豐富產品類型和投資策略,推動證券基金期貨經營機構提高權益類私募資管業務佔比。引導基金公司從規模導向向投資者回報導向轉變,努力爲投資者創造長期穩定收益。

此外,《指導意見》還爲長期資金入市進行配套制度建設。一是建立健全商業保險資金、各類養老金等中長期資金的三年以上長週期考覈機制,推動樹立長期業績導向。二是培育壯大保險資金等耐心資本,打通影響保險資金長期投資的制度障礙,完善考覈評估機制,豐富商業保險資金長期投資模式,完善權益投資監管制度,督促指導國有保險公司優化長週期考覈機制,促進保險機構做堅定的價值投資者,爲資本市場提供穩定的長期投資。三是完善全國社保基金、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投資政策制度,支持具備條件的用人單位放開企業年金個人投資選擇,鼓勵企業年金基金管理人探索開展差異化投資。四是鼓勵銀行理財和信託資金積極參與資本市場,優化激勵考覈機制,暢通入市渠道,提升權益投資規模。

值得期待的是,《指導意見》出臺後將會有更多長期資金進入資本市場,不僅投資者回報會穩步提升,而且資本市場功能也會得到更好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