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賺9.3億!曾經的印尼公交車司機,已取代李嘉誠登頂華人新首富

福布斯新公佈的”2023年財富增長最多的十大富豪“榜單上,一個華人企業家的名字引起了極大的關注。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2022年福布斯所公佈的一系列數據中,該企業家的財富還僅爲51億美元。

短短一年時間之後,他的個人財富總值暴漲了900%,淨增479億美元,約合人民幣3400億。

這一數據也讓他成爲了印尼首富,同時也超越李嘉誠,登頂全球華人首富。

這個以每日進賬9.3億人民幣創造財富神話的牛人,就是印尼籍華人首富彭雲鵬。

和其他富豪靠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榮登榜單前列不同的是,彭雲鵬靠的是新能源——地熱。

彭雲鵬的祖籍是廣東汕尾的陸河縣,當年祖父爲了躲避國內的戰亂,便舉家移居南洋討生活,最終來到”婆羅洲“,也就是如今的印尼加裡曼丹島。

1944年,彭雲鵬在當地出生,父親是家裡唯一的經濟支柱,除了每天到橡膠園給人割膠之外,還兼做裁縫生意,以便多掙些錢,養活一家老小。

可即便如此辛苦,彭家的日子依然是過得捉襟見肘。

也是由於家境實在貧困,彭雲鵬9歲時纔開始上小學,天資聰穎的他非常珍惜這難得的機會,學習非常刻苦,僅用三年時間就學完了小學全部課程。

小學畢業後,彭雲鵬到堂兄的店裡幫忙照顧生意,可天生愛學習的他只要有點閒暇時間,就趕緊拿出借來的書讀。

堂兄見他求知慾強烈,便乾脆掏了一筆錢,資助他繼續去讀初中。

僅用兩年時間,勤奮聰慧的彭雲鵬又學完了全部初中課程。

但初中畢業後,仍未成年的彭雲鵬也只得結束求學生涯,只能到社會這所大學去增長智慧了。

剛開始求職,他嘗試過各種基礎類工作,也接觸過各種各樣的人,每一份工作都讓他收穫了人生的經驗和智慧。

有一段時間,彭雲鵬還成了受人尊敬的小巴車司機。

對只有初中學歷的他來說,這倒也算是一個不錯的崗位。

可他並不安於一輩子做個巴車司機,而是時刻在尋找下一個更好的工作機會。

1970年,彭雲鵬遇到了生命中那個改變他命運齒輪轉動方向的貴人,老闆黃雙安。

黃雙安祖籍福州,當時的他雖然年齡也不大,但已經是創辦兩年的材源帝公司的老闆。

材源帝的主營業務,就是木材生意。

黃雙安很賞識同爲華人的彭雲鵬的精明勤奮,力邀他加入自己的公司,彼時他的公司也正是用人之際。

遇此良機,彭雲鵬自然是很爽快地答應了黃雙安的邀約。

加入材源帝后,他先是從財務工作做起,後來又做起了銷售,再後來又負責材源帝公司的核心業務,搞林木開發和膠合板生產。

在材源帝工作的日子裡,不管負責哪份工作,彭雲鵬都很敬業,在大小事務的處理上顯現出獨到的眼光、果敢的決斷能力。

隨着在工作中接觸到的人越來越廣,地位也越來越高,從一般商人到工廠老闆,再到政府官員,彭雲鵬都能應對自如。

他在材源帝前後工作了8年,由一個普通職工成長爲總經理,也爲公司逐漸做大做強並升級爲集團立下了汗馬功勞。

有能力的人不會甘於一輩子爲別人打工,哪怕是處在一人之下無數職工之上的地位,彭雲鵬也是如此。

1977年,已經有了豐富職業經驗的彭雲鵬果斷辭職,自立門戶,創建了自己的巴里託·太平洋木材有限公司。

巴里託是一條河流的名字,彭雲鵬以河流和太平洋的組合來命名自己的公司,可見其招財之意,也能窺見其高遠的志向。

巴里託·太平洋公司運營不久,彭雲鵬就搞了一個大動作,那就是向印尼政府申請芒哥勒島的森林經營權。

我們知道,印尼是一個由近兩萬多個島嶼組成的羣島國家,素有熱帶寶島之稱,自然資源非常豐富。

而芒哥勒島是地處印尼東部的一個小島,雖然森林資源非常豐富,但基本處在與世隔絕的狀態,交通運輸極爲不便。

也曾有好幾撥野心勃勃的外國大商人試圖開發該小島,但都以難度係數太高而打了退堂鼓。因此,許多人叫它死島。

所以當彭雲鵬申請該島的森林經營權時,很多人都等着看他半途而廢的笑話。

可是彼時不過三十多歲的彭雲鵬,表現出的超強魄力很快讓他們幾乎驚掉下巴。

彭雲鵬先是說服私人銀行給他提供了大筆的貸款,然後又招募了一萬左右工人移民到芒哥勒島,等拖家帶口的工人們安頓下來後,便立刻組織工人在島上建港口,積極打通運輸。

在一萬多工人及其家屬的辛勤勞動下,芒哥勒島的生產、生活設施基本到位後,港口也基本建成。

大批投資商看到了芒哥勒島的發展潛力,紛紛前來投資,而印尼政府見彭去鵬真的盤活了一個死島,也爲他提供了一系列的優惠政策。

很快,源源不斷的木材和橡膠製品,就從芒哥勒島內運往印尼甚至世界各地。而這個島的成功運作,也讓彭雲鵬拿到了更多地區的森林經營權。

80年代初,彭雲鵬開始在木材生意基礎上,開設膠合板工廠。

到80年代末期時,他已經擁有了68條膠合板生產線,其產量佔到了印尼膠合板總產量的五分之一。

木材廠、膠合板廠都是消耗森林資源的產業,爲了實現可持續發展,彭雲鵬一邊砍樹,一邊種植雨林,到1991年時,他的造林面積已經是新加坡國土面積的十倍。

彭雲鵬有一段名言:坐在直升飛機上,從窗口看下面的林海,那感覺真是太美妙了。

在彭雲鵬用人力種植的森林中,其中有40萬公頃的速生紙槳林,依託這些速生紙槳林,他又建立了自己的造紙廠,其生產能力也很可觀。

至此,彭雲鵬早已經超越了自己的東家黃雙安,成爲印尼響噹噹的木材大王。

一個優秀的企業家,永遠不會滿足於已有的成就,彭雲鵬的目光又開始尋找新的財富增長領域。

1993年,是彭雲鵬事業發展再次上臺階的一年,他接連做了三件大事。

第一件大事,是收購了印尼最大的汽車零售集團Astra的一億股權,從而成爲這家企業最大的股東。

第二件大事,就是讓自己的巴里託·太平洋木材公司上市,借股市的力量獲得最多的發展資金。

而第三件大事,則是爲進軍石化領域做準備。

彭雲鵬早就發現,石油、天然氣資源非常豐富的印尼,居然沒有一家大型的石化廠,這很不正常。

本土那麼多的天然資源,全都低價賣給了美日等國的石化企業,這些企業把原料進行加工後,又把石化產品高價賣了回來,大賺印尼國民的錢,彭雲鵬看得很是着急。

1994年,彭雲鵬投資22.5億美元建立了自己的大型石化工廠,還積極與中國石化合作,開辦了中印合資的煉油廠、尿素廠等。

很快,彭雲鵬公司旗下的石化廠年總值超過了30億美元,成爲印尼民族工業的重要支柱產業。

而進一步擴展了自己商業版圖的彭雲鵬,也成爲印尼工商界更加舉足輕重的商業大亨。

從1977年創建自己的木材公司開始,彭雲鵬在商海的搏擊可謂一帆風順。

他的商業版圖,早已從爲人打工起就熟悉的木材行業,發展到造紙、汽車、石化等領域,不斷的開疆拓土,讓他的財富值滾雪球一樣日漸龐大起來。

只可惜天有不測風雲,久經沙場的大將,也總有走麥城的時候。

1997年爆發的亞洲金融危機,讓無數富翁的財富迅速縮水甚至負債破產,多少曾經風光無限的大佬淚灑股市,也有人絕望跳樓。

而彭雲鵬也沒有幸免,公司市值由原來的50億美元,縮水至300萬美元,由鉅額財富的擁有者變成了鉅額債務的揹負者。

但是,年過半百的彭雲鵬並沒有氣餒。

面對不斷找上門來的債主,他始終以禮相待,並把自己旗下生意如何自救、如何轉向新型產業的藍圖描繪了出來。

大家畢竟都見證過他曾經的輝煌,此次敗北又屬大環境所致,多數債權人都被說服,允許他用15到20年的時間償還欠款。

穩住了債權人,想法讓各個領域的生意維持下去的同時,彭雲鵬又積極謀求旗下的生意轉型。

他清醒的意識到,時代的發展,已經讓勞動密集型產業喪失了優勢,要想扭虧爲盈,必須走技術型密集型路線。

彭雲鵬把自己敏銳的目光又聚焦在了清潔能源領域。

印尼有豐富的地熱資源,但已經開發出來的,尚不超過總量的5%。

利用印尼地熱發電,既能就地取材擴大財富,又不污染環境。

於是,從2010年開始,彭雲鵬就籌集資金建立了自己的能源公司。

到2017年的時候,經過數輪艱苦的談判之後,彭雲鵬又收購了美國設在菲律賓的雪佛龍地熱發電站,這樣他旗下的星能源(Star Energy)就一躍成爲全球最大的跨國地熱企業。

2023年,經過重新整合的星能源公司上市,其股價在短短几個月時間內一漲再漲,其市值也隨之不斷膨脹,日入9.3億的財富神話就此誕生。

這一年,彭雲鵬已經是80歲的耄耋老人。

這讓網友們不得不由衷地喟嘆:姜真是老的辣。

縱觀彭雲鵬80年的人生軌跡,可謂無一日不奮鬥,無一日不勵志。

幼年貧寒,沒有阻止他求知的腳步,十幾歲即入社會,無一日不在社會大學裡提升自己的能力。

當遇到職場上的伯樂時,他忠心耿耿、殫精竭慮地付出,成就企業的同時也成就了更好的自己。

完成歷練後,他沒有貪圖既有的舒適生活,而是勇敢邁出了自己創業的第一步。

建立自己的公司後,他敢想別人不敢想的,敢做別人不敢做的,而立之年就下了一步大棋,爲自己的商業帝國書寫了一個精彩的“鳳頭”。

有了這個精彩的“鳳頭”後,他又不斷起承轉合,不斷書寫自己的商業美文,爲印尼數十萬人口提供了就業崗位。

在半百之年,半生心血一夕之間化爲烏有,還成了億萬“負翁”,他沒有服輸,沒有頹唐,用自己的從容淡定說服債權人與他共度難關。

一個如此大智慧的人,怎麼可能永遠處在逆風中,只要讓他看到哪怕頭髮絲一樣的機會,他也能牢牢抓住。

果然,老天爺垂青於他的眼光與格局,讓他在80歲的高齡上創造了空前的財富神話,一代財富大神自此誕生。

所以說,彭雲鵬的財富故事,值得每個創業者仔細研究。

也許我們難以企及其遠見卓識的超強思維,更沒有把荒島打造成一個工業城市的超常謀劃能力,但我們起碼可以學習人家成爲“負翁”時,絕不言敗從頭再來的勇氣。

作者:柳岸花茗

編輯:老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