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美都說是颱風 原「盧碧」登陸臺灣爲何沒發警報?專家揭原因

熱帶梯壓家西南氣流影響,高雄市茂林區往情人谷的道路因爲濁口溪水暴漲,導致路面大面積淹水。(翻攝照片/林瑞益高雄傳真)

原盧碧颱風降級爲熱帶性低氣壓,昨天(7日)從新竹附近登陸,加上西南氣流影響,全臺都有大雨跟豪雨,屏東累積雨量更破千毫米,直至今早高屏地區仍持續發佈豪雨特報。有許多人討論,美、日都認定爲颱風的原「盧碧」,爲何臺灣不增強爲颱風、也不發颱風警報?天氣風險公司解釋,因爲原「盧碧」科學上沒有達到輕臺下限的標準,即中心風速達每秒17.2公里。

天氣風險公司在臉書發文說明,是否命名爲颱風,在科學上只有一個最硬的標準「中心風速是否達到每秒17.2公里」,從熱帶低壓TD11、也就是原盧碧颱風在福建沿海打轉、登陸臺灣、遠離臺灣的過程,臺灣本島幾乎沒有一個氣象站風速達標,科學事實上很難認定盧碧仍是一顆颱風。

那爲何日本(JMA)、美軍(JTWC)仍認定爲颱風?天氣風險公司表示,熱帶低壓TD11接下來要往日本侵襲,預報顯示路途上有重新增強的趨勢,作業方便可能是原因之一,日本氣象廳對於颱風的認定,常有自己特殊的考量。至於美軍,是因爲衛星分析到在臺灣東南側有強風軸,才持續認定爲颱風。但衛星資料如何與風速計的實測相比?這強風軸究竟是臺灣地形還是西南氣流所致?有待討論。

回到臺灣的作業機制,天氣風險公司表示,雖然未發颱風警報,但氣象局接連發了「熱帶性低氣壓特報」、「大規模或劇烈豪雨特報」、「陸上強風特報」等,對於政府的災害防救機制已經有了判斷、可以啓動的標準。在臺灣並不是只有颱風會致災,在極端氣候下,大家要習慣越來越多的災害來源,雖然殘酷但卻是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