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轉向抗陸?控妨害南海航行自由後又出招防科技外流
中日關係有變數?日本在各方面對中國防範趨嚴。(示意圖/達志影像shutterstock)
日本自前年底起,先後2任首相安倍晉三、菅義偉都先後表示希望在中美對抗間取得平衡,但各種做法仍顯示其對大陸防範日深,繼上週以照會形式、向聯合國指責中國破壞南海航行自由後,據日媒報導,今年文部科學省擬要求申請科學研究補助金時,須申報是否接受過外國資金協助,並解讀此舉指在妨礙科學技術流向大陸。
文科省過去在審覈補助金時,只要求申報在日本國內獲得其他補助情況,以避免資金過度集中在特定研究人員身上,不過去年7月在內閣決定的綜合創新戰略中就曾表達科技泄漏到海外憂慮,因此文科省纔打算也要申請補助金者也申報國外補助。
今年補助金預算是2200億日圓。據日本共同社報導,雖未明示若有國外補助會影響文科省補助金分配到什麼程度,但一旦發顯申報造假,將不予入選,已入選者也取消資格。立場中間偏右翼民族主義的《讀賣新聞》暗示,此舉就是針對中國大陸,並稱有44名日本研究人員參與中國人才計劃,其中13人卻在過去10幾年領取超過1億日圓文科省補助金。
不過民間對此看法不一,科學・政策與社會研究室(科學・政策と社會研究室)代表理事、病理學家榎木英介醫師就認爲,還是應該界定清楚領域,而非一概阻斷:「技術泄漏影響其實沒有那麼大,因爲某些領域中國甚至有比日本更高超的技術能力。日本曾經是技術強國,國內外各界都容易過度評價日本的技術能力,所以對中國始終抱有戒心。」
儘管日本政府正因國內疫情自顧不暇,但是環繞着釣魚臺(陸稱釣魚島)列島(日稱尖閣諸島)的領土爭議,加上判斷美國政府並不因白宮易主改變對北京強硬政策,除在南海問題支持開放海域、間接否認中方宣示主權外,與美國、澳洲、印度合組印太海上四國同盟,邀請英國、法國、德國等歐洲國家參加今年在東海區域日美聯合軍演,都可看出正加強防備中國大陸。
由於菅義偉內閣支持率已下滑至4成以下,日本媒體已經出現他提前下臺、無法完成至9月任期討論。被認爲是繼任最可能人選河野太郎出身政治世家,歷任防衛相、外務相、駐中國大使、行政改革相,曾表示希望維持良好日中關係、提升日韓關係,但他立場較爲反覆,擔任防衛相時也曾說「爲尖閣諸島不惜與中國一戰」。
河野太郎較具一貫立場部分,能確定的只有他重視環境、性別平權等議題,是希望能促進中國採用西式民主、具有西方價值觀的中間偏左派,即與美國現任總統拜登(Joe Biden)相似,因此就算首相換人,中日關係仍有變數。此外,河野上週被任命爲疫苗協調大臣,有評論指出現在這是個不是大好就是大壞的位置,也可能影響他接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