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在電車不讓座的真正理由

日本人在電車不讓座的真正理由。(示意圖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最瞭解臺灣的日本記者野島剛,從社會脈絡文化層面深入剖析,提出46個令人深思的觀點,帶大家從日本思維看臺灣,也由臺灣視角理解日本。

比賽中,日本人認爲「美學」比「勝利」更重要;志村健本名竟是源自德川家康日本天皇登基晚宴爲何每次都堅持用法國酒?

長期來往兩岸三地資深媒體人野島剛帶大家從日本看臺灣,從臺灣理解日本,在本書中提出46個深度觀察,包括:唐鳳在日媒受寵的理由、日本按摩爲何變得比臺灣廉價、日本超商的24小時營業會走入歷史嗎……等。種種精闢的見解及不同角度的反思,都能讓人產生恍然大悟或會心一笑的連結與共鳴。

精彩書摘

我討厭人潮擁擠的電車,所以都儘量避開通勤時間搭乘。

我不是因爲怕被誤認爲「電車癡漢」(色狼),這種情況也不曾發生過,而是因爲經常看到年輕的學生上班族不讓座給老年人,每次心裡都覺得很不舒服,造成精神壓力越來越大。明明老年人就站在自己的跟前,可是座位上的年輕人仍自顧地滑手機,這是電車裡的日常風景

當我目擊到這種狀況時,一股正義感上身,心裡總是會如此想道:「我如果跟這位年輕人說:『嘿,請你讓座給這個人』,即使那個時候年輕人站起來說:『好』,可是老年人一定會很客氣地說:『不用不用,我站着就好。』這樣一來,三個人僵在那裡,我的面子也完全掛不住,怪自己多此一舉。

如果是年輕人不耐煩地說:『少囉嗦,和你沒關係吧,這個人又什麼都沒講,你是多管閒事?』,這樣又變成在電車裡大小聲,真是麻煩。」

我就這樣子東想西想,心裡很糾結的時候,電車到了下一站,而老年人也下車了,年輕人還是坐在那裡,而我什麼都沒說出口,話又往肚子裡吞下去。正義之魂纔要燃燒而已,就被澆熄了。

如果是我自己有座位,站起來禮讓就好了,事情很簡單。可是,要如何讓別人讓位給需要的人,真的很費神。我想這樣的煩惱,臺灣人一定無法理解吧。

搭乘公共交通運輸工具時,要讓座給老年人或身心障礙者,這是非常理動說:「年輕人,起來讓座給我這個老人家。」這個地方就和臺灣很不一樣。

臺北捷運裡,除了老年人以外,很少人會去坐博愛座。即使有人坐了,老年人一上車也會主動開口:「這裡是博愛座,請讓一下。」實際上,這樣子真的很輕鬆,因爲不用爲該不該讓座而煩惱。如果有需要讓坐的人,我也很樂意讓出位子,事情就很簡單了。

來到日本的外國人經常會感到困惑:日本人很親切,可是爲什麼在電車上就是不讓座。那個時候,他們會覺得日本人的親切是不是表面工夫,其實內心是冷酷的人,而因此感到不安。然而,這完全是誤會一場啊。這跟日本人親不親切無關,而是不喜歡惹是生非卻又在意他人眼光的日本人,在電車裡爲了不要被認爲是正義魔人,心裡不斷掙扎,因此遲遲開不了口,只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在日本,當我們思考要如何解決該不該讓座給老年人的這個問題時,希望有需要的老年人能夠自己鼓起勇氣說:「 喂,你沒看到嗎?讓個位子。」

建立起這樣的風氣,這一點可能還需要跟臺灣多多學習。如果不讓年輕人覺得「老年人也是不好惹的」,他們就永遠都會坐在博愛座,一直滑手機玩遊戲吧。

二十年後,我到七十歲的時候,一定要以身作則!

《看見不一樣的日本》/時報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