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與科技融合!「晶創人文計劃」打造幸福未來社會
政大教授林日璇以人文驅動科技發展。(政大提供/林志成臺北傳真)
政大傳播學院廣告學系特聘教授林日璇參與國科會「人文創新內容驅動臺灣晶片產業計劃」(簡稱「晶創人文計劃」),以人文社會關懷爲核心,透過傳播、心理、社會、未來學等多方面,提出促進社會關懷與同理心的內容及應用服務,驅動晶片設計及整體產業與社會創新。
林日璇指出,「晶創人文計劃」的核心在於融合VR(虛擬實境)、AR(擴增實境)和MR(混合實境)技術,並結合AI(人工智慧)和空間運算技術等多模態AI模型,開發出能夠提升人類生活品質的創新應用。
她強調,科技應以人類的幸福感和需求爲出發點,從人文思考的角度,探索2049年臺灣的未來圖像,並反推需要發展的晶片技術,實現技術與人文融合,爲未來科技應用提供新思路。
林日璇率領研究團隊爬梳上萬則文獻,構建以幸福感爲主的未來社會型態,預測需要的技術並提出相應晶片發展建議。她表示,未來20到40年,人類將面臨更多挑戰與機遇,晶片技術的發展必須以人文關懷爲核心,因爲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
多模態AI的進展帶來更多應用場景的可能性,也爲未來大規模商業化落地奠定基礎。林日璇提到,未來的AR與VR眼鏡將從厚重的型態,逐步轉變爲輕量形式,且可以透過AI助理進行即時資訊分析,有望在教育、醫療、旅遊等多個領域廣泛應用。
她表示,空間運算技術通過虛擬物件與現實空間的互動,創造出更豐富的使用體驗。例如,「家居用品虛擬化」能將家裡的裝潢虛擬化,讓使用者每天都能更換不同的虛擬擺設。AI對於3D空間辨識能力,已成爲晶片產業革命性發展趨勢。
教育場域部分,希望通過虛擬實境技術,讓偏鄉教育不再受限於地理和經濟差距。透過這些技術,抽象知識可以變得具體、生動,讓學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例如,在地理課上,學生可以透過VR技術「身臨其境」地探索非洲的自然環境,而不僅僅是看圖說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