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加持 學習機“進化”中

根據不同的學習情況設定個性化學習路徑的學習機,突破語言學習功能擴展出多學科資源的詞典筆……隨着AI技術的不斷成熟,教育硬件的智能化水平正在不斷提升。

教育智能硬件形態多樣

教育智能硬件是以教育爲目的,結合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技術可實現傳感交互與人機交互的智能硬件設備。從傳統的電子詞典、點讀筆,到學生平板、教育大屏、教育機器人,再到AI賦能下的詞典筆、聽力機、學習機與學練機、智能手寫筆——近30年來,教育智能硬件產品形態越發多樣,覆蓋場景越發多元。

在教育領域,個性化學習一直是教育者追求的目標。多鯨教育研究院的報告顯示,教育智能硬件通過集成先進的人工智能技術,如大模型和AIGC,能夠提供更加精準的個性化學習體驗。這不僅能夠覆蓋在家、在校和在途的全場景需求,更能夠根據學生的學習習慣、能力水平與興趣愛好,提供定製化的學習計劃和資源。據預測,到2024年,教育智能硬件市場規模將突破千億元大關。

以學習機爲例,面對家長的多樣化需求,AI學習機可以更專業地輔導孩子學習。包括認知大模型等強大功能的接入,讓AI學習機在互動輔學、智能陪練、深度點撥、引導解析等多方面讓孩子獲得更加智能化、個性化的精準學習體驗,提升學習效率和效果。

大模型觸達教育場景

AIGC(生成式人工智能)是近兩年的大熱門。有了AIGC的加持,未來的教育智能硬件將“進化”成什麼樣?

內容資源方面,在OpenAI開創大模型先河後,技術主導型企業,如百度、訊飛等率先發布通用大模型,並嘗試將其搭載到教育硬件上以解決一些普適性問題。隨後如本站有道、猿輔導集團、作業幫、松鼠ai等有一定教育數據資源積累的企業陸續推出教育垂類大模型,並落地多款硬件,覆蓋多元化場景。

而像希沃、好未來等教育科技品牌則針對教育中的環節或學科,推出細分大模型,如數學教育模型,進一步細分大模型在教育智能硬件的應用。另外阿里在邀請教育企業接入其通用千問大模型的同時,也發佈自家的教育大模型支持教育細分場景,推動進一步的落地應用。

學習機有望實現“個性化導學”

再看具體產品,學習機、詞典筆、聽力機是教育智能硬件在家庭端的三大核心產品。

業內人士認爲,伴隨AIGC技術加速賦能,學習機有望實現從伴學工具向個性化導學過渡演進,“學+練”模式或成爲學習機核心競爭點。在智能化迭代、動態學生畫像、學習路徑規劃等維度,學習機可重塑產品與用戶體驗,並憑藉豐富內容資源,覆蓋更多教育資源相對匱乏的城市與地區。

與此同時,詞典筆離線狀態功能強大,用戶使用場景從在家聯網場景拓寬至在校、在途非聯網場景,使用時長也在進一步擴張。詞典筆正在突破識別、翻譯、查詢等語言學習功能,學科適用範圍擴大,輔助學習方式不斷拓寬。部分詞典筆內置小初高多門乃至九門學科資源,甚至推出自有的操作系統和應用商店,支持安裝多款學習相關應用,擴充軟件生態,支持多種輔助學習方式。

聽力機又稱聽力寶,服務於英語、語文等學科聽說背誦的細分場景,可替代傳統的復讀機,便於學生利用碎片化時間高效“磨耳朵”。新一代聽力機更可通過集成先進的教育資源和搭載如大模型等AI技術,極大地豐富學習體驗,成爲一個功能全面、互動性強、多場景覆蓋的學習端口。

文/本報記者陳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