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慧新時代 人才與創新最關鍵

勤業衆信聯合會計師事務所總裁柯志賢表示,數位轉型成功要素主要有三,分別爲「妥善評估」、「對症下藥」、「目標明確」。

柯志賢指出,疫情突顯企業數位轉型之急迫性與必要性,而人工智慧、雲端運算與物聯網等新興科技也已成爲數位轉型策略的關鍵技術。數位轉型工作牽涉面向甚廣且成本頗高,但確實執行之後也可能因此連結不同產業,進而建構出新的價值鏈,開發商業新契機,因此執行數位轉型策略之初皆須通盤考量、謹慎規劃,方可兼顧企業組織發展,順利達成轉型目標。

全國商業總會科技與數位應用委員會主任委員劉先覺表示,爲協助企業導入AI、進行數位轉型與建立資安防護機制,商總特別成立AI 科技與數位委員會,在「資金、人才與技術」三管齊下,協助旗下140多個產業公會企業,跳脫框架與時空藩籬,期望達到「普惠AI」的目標。

勤業衆信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數位轉型服務負責人溫紹羣表示,在過去對多數企業而言還只是趨勢話題的AI,如今已經在許多企業內落地,包含金融、製造、高科技、消費乃至醫療產業都能看到AI應用落地的實績與案例。

面對全球圍繞AI開展的數位轉型,勤業衆信建議企業領導人應把握「創新與治理」及「架構與人才」兩大重點。

隨着AI演算法的應用層面越來越廣泛,「創新與治理」的意涵在於企業如何定義問題,在演算法與資料層面持續創新,並在演進過程中保持一定程度的容錯能力與監控調整,同時資料蒐集、處理與應用的治理、隱私、偏誤與道德議題,也是企業在運用AI時不可不慎重之處。

「架構與人才」則涵蓋了企業在數位轉型的過程中,如何達成組織、資料與系統架構三方面的現代化以支持數位化進程,同時也要評估內外部人才的能力與委外策略以保持組織運作的動能。當企業對於上述兩大重點有所把握,就能掌握數位化的力量,在風險與機遇不斷的疫情時代乘風破浪、屢創高峰。

臺灣人工智慧學校校務長蔡明順表示,產業AI化發展已從單點技術驗證與示範專案,進入實際場景導入及落地商轉,愈來愈多企業、學研組織、政府部門將AI視爲未來十年最重要的數位轉型途徑。

勤業衆信聯合會計師事務所風險諮詢服務副總經理許梅君表示,根據勤業衆信《2021企業數位轉型調查》報告,超過三分之二的受訪者指出,未來五年內沒有數位化的組織恐將「被消滅」。顯見,數位化在企業營運策略中扮演的角色,已由推動者轉變爲核心思維;而隨着AI應用已逐漸成熟,早期採用者的競爭優勢將更難保持,建議企業運用AI進行數位轉型,若「組織、策略、系統、流程」面面俱到,方能打造應對變革、抵禦威脅和善用新機遇的韌性企業。

AWS香港暨臺灣區合作伙伴部門總監暨臺灣銷售總監翁宇強表示,在全球局勢劇烈變化下,有調查顯示八成以上企業開始導入AI與機器學習(ML)技術。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資深產業顧問詹文男認爲,臺灣產業數位轉型腳步較其他地區相對緩慢,政府需帶頭推動產業數位轉型,同時掌握設備投資的稅賦抵減及優惠,降低障礙與風險,全面提升整體產業的數位競爭力。

玉山金融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科技長張智星表示,AI可將釋放的人力運用在更有價值的業務上,以玉山智能金融處爲例,主責AI技術研發與導入外,也扮演着數位技能的輸出中心,透過教育訓練在全行單位埋下數位轉型的種子,達到科技賦能的效果。而多元的選才與用人,更可在彈性且開放的環境橫向融通、跨組參與,促成友善的工作場域,激盪出諸多創新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