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部落族人自己說故事 山川琉璃吊橋7/1開始解說服務

記者遊琁如/綜合報導屏東山川琉璃吊橋解說接駁服務團隊27日正式成軍, 31位成員來自瑪家鄉三地門鄉霧臺鄉等吊橋所在地原鄉居民,有長期留駐部落長輩,也有回到家鄉的年輕人,從四年級生到八年級生跨區域跨世代組成,他們將自7月1日起提供吊橋解說服務,成爲在地發展觀光尖兵。▲屏東山川琉璃吊橋解說隊。(圖/屏東縣府提供)原住民文化發展中心副主任浦忠義指出,以前的舊吊橋連接的三地門鄉與瑪家鄉,是充滿傳統生活回憶的地景。隨着河牀增高,現在的吊橋也變高了,希望透過在地解說人員介紹自己的文化,讓更多人知道部落精彩豐富的文化之美、藝術之美。團隊成員之一的陳意雯,來自於吊橋一端所在地三地村,過去長期投入社區工作。她說,吊橋落成後,許多遊客以爲來到「玻璃」吊橋,並不知道古老珍貴的琉璃珠,有着許多內涵豐富的文化故事,她希望把這些呈現在大家眼前。退休後回到部落的巴文雄,長期在霧臺鄉阿禮部落推動生態旅遊。位在臺24線深處的阿禮被稱爲「雲端上的部落」,美麗原始的生態景緻與人文風情都令到訪遊客驚豔,巴文雄認爲,山川琉璃吊橋就是讓大家認識原鄉之美的起點,「跟遊客說故事、說我們的文化,看到他們發亮的眼神,『哇,原來是這樣!』會有成就感,喜歡那樣的互動。」7月1日起,團隊就會在吊橋兩端提供定點解說及諮詢服務民衆也可以至屏東縣政府官網查詢山川琉璃吊橋網站預約解說服務,15人以下每團800元,每次導覽解說約50分鐘,深入淺出介紹吊橋的設計內涵、周邊部落的豐富精采的文化故事、生態地景,希望以吊橋爲起點,帶大衆一步步領略更多屏北原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