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出臺方案:2035年全面建成美麗泉州

本文轉自:人民日報客戶端

日前,泉州市出臺《美麗泉州行動方案(2023—2035年)》(以下簡稱《方案》),明確美麗泉州建設時間表,提出至2035年全面建成美麗泉州,實現優質生態產品供給豐富多樣、美好生活品質全民普惠共享、綠色生產生活方式廣泛形成的目標,高質量全域建成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美麗城市。

《方案》按照2023—2025年、2026—2030年、2031—2035年三個階段梯次推進高顏值高素質美麗泉州建設,系統謀劃美麗城市、美麗鄉村、美麗河湖、美麗海灣、美麗園區五大支撐體系以及生態文明建設,共設置79項具體舉措、50大行動、10大標誌性成果,確保美麗泉州建設“內外兼修”。

聚焦美麗城市建設,泉州將圍繞“中國的古城、世界的泉州”定位,依託泉州“山、水、林、田、江、海”自然稟賦以及“江海灣畔、中西交融、丹韻東方”風貌特色,營造宜居的生態環境,有序推動城市更新,增強城市韌性,構建山清水美、人文醇厚的美麗城市格局。到2025年,中心城市建成區綠地率、綠化覆蓋率及人均公園綠地面積分別不低於41%、45%、16平方米,城市公園綠地服務半徑覆蓋率達85%以上,力爭城市建成區50%以上面積達到海綿城市標準;力爭到2035年,全域高質量建成“無廢城市”。

聚焦美麗鄉村建設,《方案》提出,到2025年,新增綠色、有機、地理標誌農產品認證45個,完善鄉村旅遊公共服務配套,構建鄉村旅遊品牌體系;到2035年,逐步實現農村生活污水全面有效治理,累計打造100個精品社區,形成以綠爲體、林居相依、山花蔓繞、入目皆景的宜居家園。

聚焦美麗河湖建設,按照“點上示範、串點成線、全面鋪開”工作思路,以水生態環境質量改善爲核心,深化落實河湖長制,建立地上地下、陸海統籌的生態環境治理制度,統籌水資源利用、水生態保護和水環境治理,推動污染減排與生態擴容兩手發力。到2025年,全市地表水優於Ⅱ類的“好水”比例達60%,完成縣級城市黑臭水體治理目標,石獅、晉江、南安等3個縣級市率先全面消除黑臭水體;到2035年,主要流域優於Ⅱ類的“好水”比例不斷提升。

聚焦美麗海灣建設,《方案》從實施陸海統籌的一體化防治、維護鷗鷺翔集的自然海岸線、打造親海樂海的濱海風光帶三方面入手,深入打好重點海域污染防治攻堅戰,加快發展海洋藍色碳匯,拓展近海親水空間,打造海洋生態文明標杆。到2035年,各灣區均建成美麗海灣,生態環境治理水平顯著提升。

聚焦美麗園區建設,《方案》提出,到2025年,14個省級以上工業園區全部完成循環化改造,建成省級及以上綠色園區2個;到2035年,全市工業園區全面消除“數據孤島”,全部實現智慧化管理,全市規模以上製造業企業普及數字化。

聚焦生態文明建設支撐體系,從構建生態安全格局、壯大綠色低碳產業、守牢環境安全底線、培育生態文化、建立現代環境治理體系等5個方面入手,推動形成生產空間集約高效、生活空間宜居適度、生態空間山清水秀的發展格局,建設高顏值的美麗泉州。《方案》提出,到2025年,全市基本建成陸海統籌、天地一體、上下協同、責任明確、數據共享的生態環境監測網絡,生態環境監測水平全面提升。

(綜合泉州通客戶端、泉州市生態環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