痊癒患者又復陽! WHO解答「肺部排出死細胞過程」:還不確定抗體何時失效

▲許多人擔心即使是康復抗體患者,也有可能再次感染。(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記者張靖榕綜合外電報導

新冠肺炎爆發至今已過120天,過去聽到不論中國南韓等都有「復陽病例。對此,WHO的發言人及專家都解釋,這種情況通常是身體免疫系統在排除肺部的死細胞,纔會讓測試結果出現復陽情況,並非二次感染。

南韓衛生官員4月曾通報超過100的相關案例,擔心已經痊癒的病人會再度感染,將造成防疫更大的困難。若的確有二次感染的機會,或是風險很大,專家先前提出的羣體免疫(herd immunity)便形同無望。

世衛組織(WHO)發言人特別針對南韓案例向法新社釋疑,WHO有注意到相關情況,而根據非常近期的相關數據,這些被誤診爲復陽的病人,都是在經歷一個把肺部中的廢棄物排出的康復階段

研究顯示感染新冠病毒的患者,身體免疫系統通常會在痊癒一週之後,開始製造出抗體,有些甚至在出現症狀時就開始製造。

WHO流行病學專家範柯霍夫(Maria Van Kerkhove)告訴BBC,至於爲何有些康復的患者再經過數天至數週後,還會出現陽性情況,其實是和肺病的痊癒過程有關。她說肺部在自愈過程中,會把死去的細胞排出,而當死細胞上升到喉部口腔時候,就容易檢測出其中的病毒。

範柯霍夫強調,這些死細胞中的病毒已經不具傳染性,也不會讓原宿主二次感染,所以不必太過擔心。而康復的病人是否都具有抗體,能對抗強大的新冠病毒不受二次感染,範柯霍夫則表示病人在痊癒後,體內的確會有至少2到3周的抗體,但這抗體何時會失效,抑或是永久免疫,都還在摸索確認的階段。

爲了儘早釐清這種複雜情況,WHO專家表示他們需要有系統地蒐集康復患者的樣本,「我們也需要知道,這是不是代表他們會把病毒傳染給別人,體內有活病毒,不代表就醫定會傳染給其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