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臺逾500社創組織 積極參與企業CSR

根據經濟部中小企業社會創新平臺統計,全臺至今已有超過500家社會創新組織在社會創新組織登錄資料庫中,且持續有更多社創組織成立及加入,提供不同議題的社會創新解方。例如,資訊工程師出身的蜂巢數據科技執行長林泰佑創立「阿龜氣候」平臺,運用AI&物聯網技術來協助農友因應極端氣候所帶來的衝擊,並打造直接交易模式讓城鄉創生有效連結,也創造企業與土地的連結。

林泰佑希望,透過數據化的智慧農業,讓農夫的辛苦容易被看見,尤其現階段氣候極端化已直接影響農業,臺灣去年更面臨60年來首次二期稻作停灌狀況,民衆吃不到想吃的米。因此他希望建立這樣的工具,打造土壤養殖器讓農夫更容易掌握生產要素,改變以往「靠天吃飯」的情況。

綠色能源是近年來諸多企業積極跟進及採購的方向之一,在電業修法後,開始有社會創新組織擔任中盤商角色,協助媒合企業客製化採購綠電,達成企業永續的指標。「瓦特先生」共同創辦人範旭承表示,臺積電已宣示2050年將全面使用再生能源,連臺灣指標龍頭都做出這樣的承諾,顯見這是臺灣所有企業不可避免的責任,而瓦特先生成立的初衷,就是要協助企業彈性採購綠電、商辦採購綠電及企業公益綠電專案等客製化服務,讓企業成爲永續的領頭羊

除了用電要綠,日常的飲食也要永續。擁有多項、多國專利技術巨田潔淨技術創辦人黃千鍾,以農業廢棄物資源化爲目標,透過回收農業廢棄物再製成環保且可100%分解的吸管。此外更與咖啡業者合作,回收咖啡渣將其變成咖啡吸管與杯蓋回到咖啡廳使用,達到真正循環永續的理念

專攻數位醫療新創公司鳴醫透過數位醫療的手段,打造有別於傳統醫療系統的線上心理諮商及看診平臺,鳴醫執行長謝懿表示,臺灣醫療管道雖然便利,但也因此難以在醫病之間建立深度連結,爲此鳴醫發展出以患者爲中心的心理諮商平臺,如今一個月已可達2,400多筆諮商筆數。相較於傳統與醫生一對一看診,不僅增加醫療體驗管理效率,也減低媒合諮商的成本。

安侯建業表示,面對新冠疫災後充滿不確定、反覆無常的新現實企業界勢必得面對這場「ESG」的臨時抽考,爲締造企業ESG成效差異化,最大的潛在機會與訣竅就在於如何善用與本身就是以環境(E)、社會(S)議題爲創業訴求的社會創新企業進行合作,共同創造正面且共同分享社會影響力

此外,KPMG也在全球推動KPMG IMPACT計劃,透過專業服務專注於ESG與永續、經濟與社會發展、永續金融、氣候變遷脫碳、影響力衡量與透明、確信等領域,支持客戶達成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爲世界和人類社羣創造更多正面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