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首席熱議“看好中國資產” | 興業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段超:“東昇西落”進行時,中國資產價值面臨重估

每經記者:李娜 每經編輯:彭水萍

2月中旬以來,全球資本市場表現出“東昇西落”,美國股票指數出現明顯回落,而中國權益資產則表現強勢。尤其是春節以來AI等新技術爲市場注入新的動能,似乎正帶來中國資本市場的價值重估。

Wind數據顯示,截至3月12日,納斯達克100指數年內已累計下跌8.61%,而恆生科技指數年內則累計上漲30.82%,中國資產表現領先。

興業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段超認爲,從中國的角度來看,2025年,AI、機器人等新技術的興起爲中國經濟轉型升級注入了新的動能;春節期間中國電影市場的火爆表現,也徹底打破了2024年市場流傳的“中國電影市場萎靡”的悲觀論調。剛剛落幕的兩會也給經濟傳遞了積極信號,政府工作報告將2025年GDP增速目標依舊定在“5.0%左右”,凸顯出政府穩增長的決心和信心,也奠定了宏觀政策更加積極有爲的政策基調。

與此同時,從美國的角度來看,段超表示,特朗普在本次上任之初,就開始拿盟友“開刀”。美國對盟友採取強硬政策的背後,實質上是其經濟和全球影響力的相對衰落。從效果來看,美國的外交政策轉向“叢林法則”,短期內雖然可能爲其帶來了經濟收益,但犧牲了長期戰略利益。而與美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中國始終堅持多邊主義和互利共贏的外交政策,中國參與全球治理的方式,展現了負責任大國的擔當。

談到當下的市場,段超表示:“悲觀情緒消退,東昇西落進行時,中國資產價值面臨重估。”

段超認爲,過去幾年全球資本市場呈現出顯著分化,從估值水平來看,中美資本市場呈現出“一高一低”的顯著特徵。全球資本市場分化的根源在於美國主導“脫鉤”政策之後,市場對於兩個經濟體資產定價的“錨”出現缺失。當前,中美髮展模式的對比日益鮮明,與經濟實力“厚積薄發”類似,中國資產的估值向上重估進程也將開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