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年車企排名:漂亮的數字,掩蓋不了悲慘的事實

全年車市收官,當乘聯會和中汽協給出3000萬輛的破紀錄成績時,一片祥和的景象蔓延整個汽車市場。

雖然刨除出口500萬輛級的銷售水平後,國內狹義乘用車銷量達到了2550萬輛級的高峰,同比增幅達到了10.3%,但每家增長的背後,幾乎都是價格戰席捲之後,在用割肉般的方式在獲取銷售數字、銷量份額的表面光輝。

銷售數字、增幅的美麗或者靠前,僅僅只是評價市場競爭的一方面,市佔率僅僅是企業發展道路上的一個關鍵指標,增減的背後,我們應該看到更長遠和深刻的東西,特別是造車這條馬拉松賽道上。

比如技術的領先、產品規劃的合理性、所在細分市場的地位、企業經營效率、利潤走勢,以及背後長遠可持續發展的能力,這些綜合因素的PK,才能夠真正判定一家企業是否能夠在市場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

毫無疑問,從全年的情況來看,自主品牌確實都在普漲,包括主流新勢力品牌,借力新能源大趨勢的推動,基本上都實現了非常不錯的走勢。但是對於自主品牌來說,也因爲急於獲得更多的銷量和市佔率,再加上殘酷的市場競爭,降價、越級競爭的方式確實可以獲得短期的成效,長期來看,越級競爭,產品定位牽一髮而動全身,需要不斷去修補之前的戰略和策略,實現發展道路上的平衡。

正如之前堅不可摧的合資大衆、通用和豐田遭遇滑鐵盧,正如之前吉利連續5年的自主冠軍被趕超,風水輪流轉的規律,催生着每家車企在每一個全新的節點上,重新發力,贏得更多的發展機會。

新的一年,市場格局會怎樣?相互之間變化的差距並不會太大、太明顯,但自主品牌的崛起之勢,未來合資在新能源賽道上的反攻,這一系列的大戲,一定會在2024年異常精彩。

普漲之下,誰擁有真含金量?

2023年的最後一個月,各家車企都鉚足幹勁,從12月份的批發和零售銷量走勢圖也可以看到,雖然零售並未達到12月份的巔峰,但是批發銷量上的271萬輛,確實是有史以來最高的水平,這種對比,也可以看到市場壓力和庫存的情況不容樂觀。

反饋在車企批發端來看,確實每家也都在增長。縱觀12月份狹義乘用車和批發銷量TOP30,銷量下滑的只有長安汽車、東風日產、東風本田、廣汽傳祺、一汽紅旗5家,不少車企的漲幅翻倍。

當然最後一個月的數據,並非有強大的參考意義,畢竟有的車企爲了全年目標和數據,會給經銷商壓庫,把批發銷量做好,也有車企爲了經銷商庫存減壓的考量,降低最後一個月的出貨量。因此更多的參考,可以放在全年的銷售數據來看。

和2022年相比,主流車企或增或減,如比亞迪、奇瑞、吉利、長安、長城、上汽乘用車,基本上迎來了普漲,而銷量下滑的基本上以合資爲主,比如上汽大衆、上汽通用、廣汽豐田、上汽通用五菱、東風日產和廣汽本田等。

而從乘用車企排名位次來看,比亞迪和一汽-大衆穩坐前二,至於到2024年一汽-大衆還能不能守住這道防線,似乎就不一定了。畢竟2022年,一汽-大衆和第三名吉利的差距有40萬輛,到了2023年,這個差距被縮短至7萬輛。如果2024年一汽-大衆的新能源還不能有巨大起色,被奇瑞和吉利趕超將會是大概率事件。

得益於海外市場的優勢,奇瑞2023年的增幅(55%)和位次變化(+4)也非常明顯,超過一半的海外汽車出口,以及海外風口的利潤水平,奇瑞賺得盆滿鉢滿。不過海外市場的政治風險也是有的,特別是在俄羅斯市場中國汽車的一騎絕塵,未來是否還可持續,這也是要打個問號。

由於奇瑞的上位,吉利、長安年度位次均下降了一位,年度增幅都在15%-20%之間的水平,2023年雙方之間的競爭也很激烈,油車和新能源車的PK也基本上處於同樣的水平之上。不過相對而言,由於吉利之前在追求數量的賽道上吃過虧,所以在高價值產品上的優勢比長安更加明顯。

再加上新能源佈局,吉利銀河、吉利幾何、極氪、領克等不同細分市場的優勢和區隔,比長安的啓源、深藍、阿維塔更有後勁。所以吉利與長安的PK,以及雙方均在160萬輛級的細分市場,與第五名之後的上汽大衆還有一定的銷量優勢,因此也將競爭格局分割開來。

作爲主流的傳統車企,上汽大衆和上汽通用均出現了負增長情況,銷量排名位次也出現了1—2位的下降。確實也沒辦法,一方面是自主品牌上攻得厲害,直接擠壓了頭部的生存空間,另一方面是新能源,上汽大衆和上汽通用不佔優勢,難以提供銷量上的支撐。哪怕是兩家在新能源上的價格已經顛覆了外界的認知,性價比很不錯了。

值得一提的是,長城和上汽乘用車,兩家的增幅雖然不算太高,但是其也有4個位次的排名上升成績,一方面也是因爲前十強後半段的競爭並不激烈,另一方面也是因爲各自每家都有優勢點,比如長城的優勢點在於新能源轉型還不錯,比如上汽乘用車在出口方面也收穫了不錯的成績,以至於二者都能挺進狹義乘用車前十強。

至於特斯拉,2023年又比2022年的位次上升了4位,銷量也即將邁入百萬輛級的銷售水平,但相比而言在2024年是否還會如此精進,情況其實並不樂觀,畢竟每一家新能源的產品都瞄準特斯拉,對其的分食與日俱增,其日子並不會如之前好過。但需要注意的是,特斯拉上海工廠還在擴產能,而且特斯拉還會加強其出口的能力,就算國內銷量被其他品牌搶奪,特斯拉的數據並不會難看。

另外就是廣汽豐田、一汽豐田、東風日產和廣汽本田幾家日系車企,他們承受的壓力比較巨大,不僅銷量同比下滑,而且在車企排名的位次也不斷往下掉,核心原因在於日系省油的優勢被中國的新能源產品給奪走了,對於未來的日系品牌,要麼在節能做到比自主新能源更強,要麼還有新的滿足消費者的痛點,特別是在產品和體驗創新上。

合資,2024追得回來嗎?

今天長安黨委書記、董事長朱華榮在全球夥伴大會上表達了一個觀點:千萬不要認爲外資品牌不行了要完蛋,人家還沒動手,還在觀望,在找最佳時機,因爲新能源這個賽道上前面都是坑,爲什麼虧損還要去做呢?

其實不僅是朱華榮,很多外資品牌也表達過類似的觀點,那就是等大多數都卷死了,再來收割,外資品牌有的是長遠發展的底氣和實力。

無論是以虧損的方式快速佔領市場,還是說以求穩的方式,慢慢滲透,可能不一樣的企業、國情和消費者,會選擇不一樣的路徑,沒有所謂的對錯。就像國內很多互聯網企業剛開始用價格戰和補貼去獲得消費人羣,再培養消費習慣,最後佔領市場一樣,商業邏輯類似,但互聯網的思維是否適合汽車產業,這確實是需要打個問號的。

然而消費者或者行業從業者一定要認知到的一點是,無論最終誰活下來,殘酷的競爭背後,最後受傷害的一定是消費者,想想3塊錢一小時的共享充電寶,想想1.5元10分鐘的共享單車,最終終究迴歸到合理的商業邏輯上。所以任何一個理想的行業都是百花齊放、有序競爭的結果,任何劣幣驅逐良幣的行爲,最後吃虧的是消費者。

來看看自主品牌2023年的銷量及市場份額,其實可以發現,2022年還未突破半壁江山的這個數字,2023年已經超過55%了,特別是頭部幾家車企銷量的爆發式增長,一定程度上拉高了自主品牌的總體份額。

特別是隨着新能源行業的發展,年銷10萬輛的自主品牌車企已經達到了近20個,這基本上代表了一家企業是否可以正常運轉下去的指標。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自主品牌的銷量已經達到1423萬輛,同比增長接近25%,未來可期。

當然在這條賽道上,也會有企業和品牌前赴後繼地倒下,特別是頭部企業的集中度提高,相應地壓縮了中後部車企的生存空間。但由於中國市場非常龐大,多元化的消費需求,以及銷售佈局差異和均衡下,確實也給中間部位的車企提供了生存空間,但核心是產品具備技術能力和競爭優勢。

不難發現,自主品牌的崛起,確實擠壓了合資品牌的生存空間,比如德系品牌的份額降低到了17.9%,日系品牌的份額降低到了15%以下,美系車的份額應該很難再重回10%了,當自主品牌的份額朝着60%往上,外資品牌的日子將更加難過。

不難理解,在新能源快速增長的賽道上,合資的反應速度始終不及自主品牌那樣迅速。特別是國內新能源產業鏈的快速成長優勢,給自主品牌在新能源賽道上的快速發展提供了最直接的基礎。

那麼2024或者2025年,合資品牌能夠追得回來嗎?得益於看待事件的角度和所站的高度,以及認知和不一樣的商業邏輯,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答案。就像不少合資車企選擇退出中國市場一樣,也和大衆、豐田這樣堅守中國市場一樣,就看各家車企的最終選擇了。

但我們依然可以相信的是,作爲工業和商業中非常龐大的整體,汽車企業也好,整個產業鏈也好,並不會那麼容易地說倒就倒,特別是那麼多爲汽車產業崛起而奉獻的人,他們力量的匯聚,將成爲生生不息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