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纏身27年!心臟科名醫做對這事 三高全降漂亮數字

糖尿病纏身27年!心臟科名醫做對這事 三高全降成漂亮數字。(示意圖/Shutterstock)

前萬芳醫院院長、醫者診所心臟科名醫洪傳嶽有三高,高血壓、高血脂和糖尿病,遵循醫囑打胰島素和服藥,每天吃兩餐,減重5公斤,換得糖化血色素、血壓、膽固醇控制達標,沒有併發症,悠然愜意生活。

●前萬芳醫院院長、心臟內科名醫洪傳嶽是27年資深糖尿病病友。

心臟科名醫得糖尿病27年:「它」救了我的命,讓血壓、血脂肪都變正常。(圖/洪傳嶽醫師、康健雜誌提供)

洪傳嶽出身醫師世家,臺北醫學院畢業後,公費到英國留學,取得倫敦大學臨牀藥理學博士學位,回國後在臺北榮總服務,臨牀看診和陽明大學教務繁忙,45歲時健康檢查發現高血糖,他找同學兼同事的新陳代謝科蔡世澤醫師,進一步做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OGTT)檢查,確診糖尿病。

洪傳嶽剛開始靠飲食控制糖尿病,經過兩、三年,血糖轉爲紅字,服用第一線降血糖藥物。過了50歲,高血壓和高血脂也找上門,醫師變病人,「我在門診開給病人吃的降血壓,降血脂藥,自己也要吃了。」

59歲時洪傳嶽出任萬芳醫院院長,管理一家醫學中心職務繁重壓力大,作息不定,血糖日漸失控。加了1顆糖尿病口服藥,但服用後呼吸喘、腳踝水腫讓他很不舒服,精研藥理學的他知道這是水分儲積體內的副作用,「打胰島素吧,」蔡醫師建議。洪傳嶽自此開始每天注射胰島素,搭配口服藥,很快交出漂亮血糖成績單。

●退休後睡飽晚起牀,一天吃兩餐減重5公斤

2011年,洪傳嶽卸下院長管理職,壓力少很多,然醫師也是人,也會慢慢變老,有病痛。在英文自傳《偶遇醫學與精子(Encounters with Medcine and Sperm)》他就專闢一章細數自己的三高、下背痛、肺炎、顏面神經麻痹,和壓力帶來的帶狀皰疹、腸躁症、口頰喉嚨粘膜潰瘍等大大小小病痛治療經驗。「身爲醫生和病人,我學習、也告訴我的病人和慢性病和平共處。」

退休後,洪傳嶽真正落實把糖尿病當朋友的生活方式。

首先是睡眠充足,除了在萬芳醫院和醫者診所門診每週各一個門診,其他時間再也不用早起趕上班,壓力自然退散。

睡得飽晚起牀,所以吃早午餐和晚餐,一天兩餐,有時中間會補充一點light meal(輕食),應酬少很多。飲食簡單的好處是體重減了5公斤,退休前72公斤,現在維持在67公斤,「每個人看到我都說『瘦了,精神很好』。體重減輕,對控制血糖很有幫助。」

至於運動,洪傳嶽喜歡走路,每個星期走個4天,每次加起來約30~40分鐘,不拘泥走滿1萬步,路線換來換去,出國或島內旅行時就多走一點,「陪太太逛百貨公司也很很好啊,」他爽朗呵呵笑說。

同病相熟,他也能夠比較寬容地去看老病人的運動心態,「有些老人家就是不喜歡或者不習慣運動,有動就可以。還有用藥,我願意花更長一點時間,衛教拿慢性處方箋的三高患者,有哪些可能狀況、藥物副作用和處理方式。」

●打胰島素劑量愈來愈小,方便、針頭細不痛

洪傳嶽每天打一針胰島素已經12年,從打24單位到現在打16單位,「身爲糖尿病人,如果沒有胰島素,我今天不知道會變成怎麼樣,所以胰島素真正救了我的命!」他的糖尿病ABC(糖化血色素、血壓、血脂),現在都在目標值之內:糖化血色素 HbA1c 6.8%(一般控制目標是小於7),血壓、血脂肪正常,糖尿病合併症檢查也綠燈過關。

臺灣現有230萬名糖尿病患者,國際研究證實,糖化血色素超過8.5%的糖友若能及早補充胰島素控制血糖,可有效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示意圖/Shutterstock)

胰島素雖然是100年前醫學研究的成果,至今還是重要治療,而且現在胰島素針劑的藥物愈來愈濃,注射劑量愈來愈小,針頭也愈來愈細,打下去幾乎不會有什麼痛的感覺。呼籲糖友應聽從醫師建議,該接受胰島素注射治療就不要遲疑。

糖尿病關懷基金會執行長、振興醫院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蔡世澤,是洪傳嶽的主治醫師。他指出,糖尿病藥物治療百年來不斷進展,但胰島素仍居重要地位,不僅是第1型糖尿病的救命方舟,更是第2型糖尿病的經典選擇,足以運用於不同病人、病情,擔任糖尿病治療中「先發、中繼和救援」的角色。誇讚洪傳嶽,「其實不管在國內、國外的糖尿病人對於注射胰島素,從起心動念到採取行動,常常有一段掙扎和時差。洪教授那時候經過討論,二話不說,馬上就開始打胰島素,具體展現『醫病共享決策』的奧義。」

●口服3種糖尿病藥物血糖仍無法達標,應注射胰島素

臺灣現有230萬名糖尿病患者,國際研究證實,糖化血色素超過8.5%的糖友若能及早補充胰島素控制血糖,可有效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

麻煩的是,目前全臺約有60~80萬糖友需要胰島素治療,當中卻僅40~50%使用胰島素治療。據統計,臺灣第2型糖尿病患者中,近3成糖友使用超過3種以上的口服藥物,超過5成未達糖化血色素小於7的控糖目標。糖尿病衛教學會理事長王治元表示,第2型糖尿病患者若透過口服藥物控制血糖無效,會建議嘗試轉換胰島素治療。

●糖尿病治療3大進步,胰島素3大突破

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理事長黃建寧表示,糖尿病治療有3大進步:

1.口服藥物的作用機轉不斷更新。

2.針劑治療的種類也陸續發展各種機轉,例如GLP-1RA等劑型。

3.胰島素的演進,在糖尿病管理上更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使糖尿病的照護範圍,更拓展了血糖控制良好之外的價值。

胰島素髮現100年來,爲因應糖友的多元需求,胰島素不斷革新,從提煉方式、注射方式、劑型精進等3大突破,對糖尿病治療尤其具有指標性意義。

提煉方式的突破,解決了動物製劑造成的人體過敏問題。 注射方式:筆型針劑的發明,提升了方便性與降低疼痛感。 多元劑型:速效、長效、混合等多元劑型的發展,更提供了符合糖友們不同生活型態的彈性使用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