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碳交易市場即將上線,千億市場逐步開啓,機構詳解投資機會

(原標題全國交易市場即將上線,千億市場逐步開啓,機構詳解投資機會

聯社上海,編輯 張揚)訊,備受矚目的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即將啓動,千億市場有望開啓。

7月7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會議決定,在試點基礎上,於今年7月擇時啓動發電行業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上線交易。下一步還將穩步擴大行業覆蓋範圍,以市場機制控制和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同時將加大金融對實體經濟支持,推出支持碳減排的措施。

此次國常會還提出,設立支持碳減排貨幣政策工具。這也將成爲央行加碼綠色金融部署的關鍵之筆,爲清潔能源、節能環保、碳減排技術發展提供有力支持。

控制溫室氣體排放,需要通過碳定價機制提高碳排放成本降低企業排放量。碳定價的主要方法包括碳稅和碳交易市場體系。碳交易體系價格發現機制完善,長期效果明顯,是當前各國努力發展碳定價機制。

國信證券研報指出,參考歐盟碳交易市場和我國9個試點碳市場的交易換手,預計全國碳交易市場初期年交易量約爲4億噸。綜合考慮CCER價格<碳配額交易價格≤減排成本<罰款的經濟規律,考慮到我國碳交易市場開啓初期,懲罰機制較爲溫和,平均成交價格應該略高於當前試點市場,預測約爲20-30元/噸。

國信證券預計全國碳交易市場初期年成交額可達約100億元。隨着市場的完善、覆蓋範圍的增加,交易將越來越活躍,2030年全國碳交易市場交易或將達到1000億以上。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發佈《關於全國碳排放權交易相關事項的公告》,明確了碳排放權交易的有關事項。全國碳排放權交易機構負責組織開展全國碳排放權集中統一交易;明確掛牌協議交易單筆買賣最大申報數量應當小於10萬噸二氧化碳當量,掛牌協議交易的成交價格在上一個交易日收盤價的±10%之間確定。大宗協議交易的成交價格在上一個交易日收盤價的±30%之間確定。

雖然全國碳市場較之前的預期時間推遲開市,但隨着全國碳交易臨近啓動,近期如CCER(國家核證自願減排量)等配套市場也逐漸升溫。

6月25日,包鋼股份岳陽林紙簽署碳匯合作協議。根據雙方碳匯合作協議,岳陽林紙從自有林地匯量開發等三個方面保障提供包鋼股份不少於200萬噸/年的CCER的自願減排指標,排放週期不少於25年,即提供總量不少於5000萬噸的CCER減排指標。

建立碳交易市場是實現“碳中和”的必要手段,將使得碳減排成果獲得明確的經濟效益量化指標,其啓動也將爲碳減排相關領域打開長期發展機遇。

國泰君安研報指出,碳交易通過釋放碳價信號,引導所有行業調整產業規模,實現產業結構低碳轉型。短期受益的行業包括:

具有技術優勢的配額富餘企業(即低於行業平均碳排的火電企業);能夠通過賣出CCER獲得超額收益的核證減排企業;後續需要大量投入的碳排監測等相關設備行業。

國金證券環保行業分析師牛波稱:

全國碳交易市場正式上線後,預計將從三個領域助推碳經濟,包括森林碳匯、沼氣發電領域和節能領域。森林碳匯作爲最經濟的“碳吸收”手段具有較大開發價值,建議關注擁有森林碳匯資產的岳陽林紙。

太平洋證券研報指出:

樹木生長固碳是減碳成本最低的路徑,建議關注森林碳匯板塊的投資機會;

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基本不增加碳排放,建議關注光伏、風能生物質能地熱能垃圾焚燒等可再生能源板塊的投資機會;

火電、鋼鐵、有色、建材等高耗能行業是碳排放的主要領域,其各工藝環節碳排放的減少對於實現“碳中和”具有重大意義,建議關注再生資源板塊以及爲高耗能行業提供節能降耗減排服務、技術和材料的相關技術領先公司。

環保產業是戰略新興產業大力發展環保產業,是我國統籌經濟高質量發展和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的重要舉措,預計十四五政策環境持續向好;而行業競爭格局、投融資環境也呈持續向好態勢,持續看好環保行業的長期投資建議。建議重點關注碳減排、大固廢、國六排放、清潔、可再生能源等板塊,關注個股:華宏科技藍曉科技、盈峰環境、卓越新能、高能環境、龍蟠科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