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太三可以做更多

(圖/本報系資料照片

一向對大陸橫眉冷對的蔡政府似乎變得善解人意了。在「春暖花開論」遭對岸潑冷水後,邱太三鍥而不捨提出「建設性模糊論」,並宣佈重啓大陸商務人士來臺。陳吉仲宣稱大陸叫停臺灣鳳梨輸入只涉檢疫,無關政治,沸沸揚揚的鳳梨風波有望告一段落。連習慣了衝鋒陷陣的「抗中」大將吳釗燮也有所收斂,表示希望跟北京之間有機會協商。如果這些意味着民進黨當局開始正向務實地處理兩岸關係,當然是好事。然而,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民進黨只有自我感動的「善意」是遠遠不夠的,改善兩岸關係還需要更多實實在在的善舉。

首先,民進黨應約束該黨民代官員莫再火上澆油。「臺灣人不吃這一套」、「中國沒有資格居高臨下跟臺灣說話」、「大陸打多久,臺灣陪多久」…。儘管蔡英文都降低了鬥爭的調門,2021年臺灣也沒有重要的選舉,但「抗中保臺路線在民進黨內仍大有市場。

中美實力差距日漸縮小,習近平自信滿滿,稱中國已經可以平視這個世界,因此楊潔篪美國官員的「訓斥」擲地有聲。但兩岸力量對比日益懸殊,綠營人心惶惶,王美惠對大陸示強根本就是東施效顰。臺灣的安全繫於兩岸和平。如果兩岸關係持續改善,何來「武統」或「保臺」一說?邱國正大言不慚奉陪到底,只能讓大陸疑心臺灣仍在死心塌地抱美國大腿。楊潔篪的原話爲「臺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部分」,是陸委會挑明「中華人民共和國」並挑起口水戰,既不「模糊」,也沒有「建設性」。嘴炮一時爽,事後火葬場。如果放任上述逞強之論,蔡政府所謂的善意即被抵消。

其次,民進黨須明白它在兩岸關係中欠帳太多。誠然改善兩岸關係不是臺灣單方面責任,但兩岸關係走到今天這一步,民進黨當局難辭其咎。前不久的鳳梨風波讓民進黨又以爲撿到了槍,於是對大陸口誅筆伐,卻不小心讓臺灣民衆知曉了真相:原來廣東等地也盛產優質鳳梨。不僅如此,爲了照顧臺灣農民的利益,大陸承諾農產品不輸入臺灣,但允許臺灣農產品銷往大陸,通關時還可以走綠色通道

反觀民進黨當局,一方面心安理得享受大陸的豐厚讓利,另一方面則是赤裸裸反中仇中,肆無忌憚封殺大陸產品與服務。華爲愛奇藝海康威視淘寶小米等都被拒之門外。前民進黨創黨元老林正杰直言:「大陸讓利給臺灣,但是我們從來不感謝他們,我們一直把他們當敵人。」大陸網友更是義憤填膺:「惠臺讓利被罵統戰,居心叵測。叫停讓利又被罵霸道,恃強凌弱。民進黨到底想怎樣?」民進黨雖然時不時將善意掛在嘴邊,但大陸感受到的卻是敵意

最後,民進黨須將善意轉化爲更多的善舉。重啓大陸商務人士來臺邁出了恢復兩岸交流的第一步,但遠遠不夠。由於兩岸政治互信嚴重缺失,北京對臺北的「小恩小惠」已沒興趣,相反對「九二共識」寸步不讓,不過這並不代表兩岸只能維持僵局。至少恢復「小三通」、恢復兩岸直航航點、恢復大陸媒體臺輪駐等,都是民進黨可以操之於己的。只要民進黨心口如一,摒棄反中意識形態,真誠推動兩岸交流,兩岸關係改善總能迎來契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