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7點到市場呷冰 麻豆70年「龍泉冰店」古早味餡料

圖文/鏡週刊

6月的清晨7點鐘,南臺灣的太陽已經使出烈豔威力熱氣持續加溫烤着臺南麻豆中央市場。我們走過鋪着帆布就在地面開賣的鮮蔬果菜、沿着菜攤穿插停放的機車,和買菜、送貨的人羣擦肩而過,來到在市場裡開了70年的「龍泉冰店」。幾隻架在市場走道邊的生鐵鍋里正滾煮着「紅豆」「綠豆」「粉條」等冰料,清晨時刻開工忙碌的冰店高溫已飆升到36度。

「龍泉冰店」第四代年輕老闆楊竣翔站在大型炒鍋前樁搗着粉粿,黏稠的粉漿得用厚木板帶迅速帶勁地搗出大氣泡,伴着現場發出「波波波聲響的是賣冰人滴落的汗水

時間不到上午8點,已經有老客人來問:「粉粿好了沒?」楊竣翔的媽媽、第三代老闆娘朱淑美回說:「再半小時(就好),你先去買菜,回來就有。」

在龍泉吃冰超過50年的老客人陳哲雄是前曾文中學教師,退休後他種植文旦,從事當地社區營造工作,常來店裡指定要吃愛玉和粉粿的他說:「麻豆地區產糖、產文旦,傳統農作生活讓鄉村地區的人早起勞動,等到一早農忙告一段落,城市裡的人才剛醒,但這裡的人已經忙過一輪,等着要吃冰喝涼水了。」

楊家賣冰起家,第一代「阿祖楊井小兒麻痹肩挑扁擔零嘴玩具糖蔥水冰,跟着野臺戲團跑遍各鄉鎮莊頭村落,甚至遠至南鯤鯓,備嘗辛苦。第二代「阿公楊清發臺灣光復後開始賣冰兼賣糖,他跟麻豆地區的蔗農收購棧單,再持棧單請司機捆工去糖廠領糖做買賣民國38年戰後麻豆中央市場建成,冰店終於有落腳處。

想當年,楊家的長輩經常在市場裁縫店裡看到漂亮又勤快的朱淑美 ,於是請人去朱家做媒,把朱淑美娶回楊家,朱淑美說:「我嫁來後懷三胎還是要站在剉冰機前剉冰,刨冰冰屑紛飛,冰水浸溼衣服,肚皮都涼涼的,我很擔心3個小孩氣管不好,還好後來都頭好壯壯。」

從小在市場長大的楊竣翔說:「中央市場發生過兩次火災,內部的店家都重建,頂棚改搭鐵皮,只剩下平等路一側還保留有舊式建築,但店裡有很多從小姐吃到變阿嬤的老客人經常回來,我們都是好幾代的朋友,這幾年市場面臨拆遷問題,我們想保留老店,但也在思考未來走向。」

楊竣翔預告:「在市場近70年的老店現在要走出去新開店,新店址選在麻豆最熱鬧的中山路上,預計8月開幕,冰品口味保留老店味道,市場的起家厝冰店仍會繼續保留,做到不能做爲止,因爲捨不得讓老客人迷路。」

更多鏡週刊報導連綿陰雨中 來一碗18禁的美麗刨冰【高顏值新冰】舌尖一場夏日雪 韓風雪花冰【高顏值新冰】富士山下呷涼 繽紛日式刨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