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店改造 不要陷入預算迷思
老濟安門市內的矮吧檯既是分享青草知識的講臺,也是表演時尚茶飲的舞臺。(圖/樺致形象設計提供)
要如何給予地方老街區新生命?可興建文教觀光設施,或發展當地產業。然而若沒有合宜的發展計劃,前者很容易淪爲閒置空間;後者可能引入不符合地方需求的惡質產業。「藝術」與「文化」是推動地方創生事業最容易被大家接受的切入點,藝術需要與地方的文史脈絡連結呼應。一旦產生連結,可以讓在地居民感受到情感,更願意同心協力一起爲地方發展付出。
本書介紹了地方創生的概念,並以平溪、瑞芳、金山、萬里這幾個地區推動地方創生的實際案例,激發年輕人對地方創生的興趣與熱情,鼓勵年輕人返鄉就業,讓地方重新恢復生機與活力!
澎玉191賣場放船頭,創造視覺焦點。(圖/樺致形象設計提供)
【精彩書摘】
當我們瞭解老街老靈魂後,可導入藝術文化設計力爲地方加值,從一家老店改造起,擴大到一條街一個區,當老街變得煥然一新,導入的「創意」必可創造出「產值」,絕對可吸引青年留鄉返鄉。
近年來臺北市西區老店品牌再生的成功案例,適合成爲瑞芳老街復興的示範。負責爲國發會執行「地方創生~東港示範案」創意總監楊佳璋在臺灣藝術創生文化基金會主辦的「點亮老街文化生命力」論壇中現身說法。
楊佳璋近年與蘇活創意管理顧問公司總經理張庭庭共同爲臺北市西區執行老店改造工作,「老濟安」、「澎玉191」(原成達行)、「福大同茶莊」都是改造成功的經典案例。
楊佳璋表示,改造計劃由品牌策略顧問團主導,推動過程會先安排老店經營者學習品牌概念、電子商務等要領新知,刺激運營競爭思維。再啓動輔導機制,包括訪視店家看老闆與客人互動情形、分析財報進行經營診斷,以及協助老店找出與同業之間的差異性、分析適合的商模供選擇,同時替老店媒合屬性相近設計團隊,再運用顧問團梳理出來的老店特色、定位,重新設計改造老店品牌與店裝。
老濟安微型青草博物館「用裝飾取代裝潢」,呈現工業風,別有一番藝術感。(圖/樺致形象設計提供)
一、老濟安 青草茶吹感性風
以「老濟安」爲例。2017年第二代店主王榮貴與第三代王柏諺透過改造計劃,讓充滿古早味的青草店吹起一股感性療愈風,尤其門市內有別於西式高吧檯的「矮吧檯」,吸引消費者坐下來,店家可以一邊煮青草茶,一邊跟客人互動。這個設計正是改造團隊挖掘老店文史故事後,替店家找到的差異性設計之一。如張庭庭所言,「矮吧檯是爸爸說青草知識的講臺,又是兒子做時尚飲品的舞臺。」
楊佳璋曾至老濟安蹲點,親眼見證王老闆真是不吝與人分享青草知識,「王老闆擁有滿腹的青草養生知識,會視顧客身心狀態需求,調配專屬茶飲,如三個人都說肚子痛,他會一一細問每個人原因、痛感,再調配方,三個人拿到的茶飲成份可能都不一樣。」
楊佳璋更感動王老闆與顧客互動充滿人情味。他記得有一天只有一名顧客上門消費,跟王老闆聊了半小時以後,總共買了二百元青草離去。楊佳璋在客人走後稱讚老闆:「很有耐心,聽她說這麼多。」老闆回:「你不讓她說,她的心情沒出口啊!」
澎玉191原名「成達行」,創辦人來自澎湖小漁村,三十年前移居臺北大稻埕,賣山海產雜貨謀生,後來在迪化街置產開店,口碑銷路都不錯。然而隨着時光過去,老一輩批發商及老客戶漸次退休凋零,爲增加零售商機,加入改造計劃,期望吸引年輕族羣及觀光客。
在改造團隊抽絲剝繭下,巧妙地以創辦人家中第一艘漁船名「澎玉156」結合迪化街店址門牌號碼191號,重新命名爲「澎玉191」;爲強調澎玉海味是澎湖產地新鮮直送,將品牌定位爲「船承自澎湖灣的山海味」;在賣場放一座船頭,創造視覺焦點,象徵滿載豐盛貨物,永續行駛澎湖與大稻程之間。
ch3-12-0福大同茶煙設計蘊含大同與太極,寓意圓滿雙全。(圖/樺致形象設計提供)
三、福大同 同享喝茶福份
福大同茶莊創始於清朝道光年間,是臺北市第一街貴陽街上的第一家茶行。
福大同店名很有故事性,「福」字是祖輩認爲能喝上一杯好茶是種福氣;「大同」兩字取自《禮運大同篇》,意喻喝茶的幸福不分達官顯貴或販夫走卒,大家同享這份福氣,二者結合取名「福大同」。
綜合以上特點,改造團隊以「老艋舺的第一縷茶煙」點出福大同爲艋舺第一家茶行歷史地位;新品牌識別意象,把「茶煙」設計成蘊含「大同」與「太極」的圓,寓意圓滿雙全,並以沉穩帶有古意的橄欖綠,呈現茶湯的層次與風韻。
楊佳璋強調 改造不是改裝潢
楊佳璋強調老店改造設計要具備兩大正確觀念:
一、不要陷入高額改造經費的迷思。有錢有有錢的作法、沒錢有沒錢的作法,像老濟安受限預算,把主力放在前場矮吧檯施作上,後場的微型青草博物館採取「裝飾取代裝潢」概念,呈現工業風,適當使用藝術表現手法,比傳統室內設計裝修經費節省很多。
二、改造不是「改裝潢」,而是找出老店靈魂,讓新舊世代共營新商模,如以前老店用「理性」賣產品,改造後轉換成用「感性」賣生活提案、賣體驗。
楊佳璋表示,老店改造真的達到讓下一代返家目標,這是他執行老店改造設計最有成就感的事,也是地方創生最想達成的目標—讓青年返鄉。
【作者簡介】
國立臺灣大學外國語文學系學士畢業
教育部公費留學考試大衆傳播類第一名
美國紐約大學NYU新聞碩士
現職
‧臺灣藝術創生文化基金會董事長
‧臺灣文化創意產業聯盟協會榮譽理事長
曾任
‧第五屆、第六屆立法委員
‧臺北市政府文化局長
‧臺北市政府副市長
自1994年起以具體行動關心公衆事務及文化藝術,包括籌組「臺灣新聞記者協會」、發起「公共媒體催生聯盟」、擔任「中華民國藝術文化環境改造協會」發起人,爭取保留「華山藝文特區」。
2002至2007年於立委任內,籌組跨黨派「文化立法推動聯盟」、推動「文化資產保存法」全面性修法、研擬「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法」草案。
2013年發起成立「臺灣文化創意產業聯盟協會」,致力串聯跨領域、跨產業、跨地區的文創業者,打造兩岸共好的文創產業平臺。
2020年成立「臺灣藝術創生文化基金會」,希望以藝術跟文創浥注地方能量,讓地方開創生機、青年人樂於返鄉就業。
《創生方舟》/時報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