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爸公佈喬喬諮商錄音 兒少團體發聲明譴責「二次傷害」

喬爸喬喬。取自臉書

11歲童星於卉喬(喬喬)近來因父母離異後造成家庭紛爭外界討論,喬爸(於志平)日前將喬喬的手寫信發成聲明稿,甚至將孩子諮商錄音身心科診斷證明書等提供給媒體做成獨家報導,此舉引發兒少團體關注,今發出聲明:「這樣的舉動不僅侵犯了童星的隱私權,也讓孩子除了面對喪親之痛,還得承受媒體報導、網友公衆議論所導致的二次傷害。」

兒少團體聯合聲明如下:

維護兒少隱私 沒有人是局外人 2019 年 5 月 29 日

近日某童星的母親因病驟逝,媒體接連報導,讓童星父母離異後爭奪孩子監護權、安排會面衝突爭議,再次登上新聞版面。這位星爸更透過聲明書,甚至是童星本人的親筆書信,迴應各界質疑,昨(28)日更以童星本人的心理衡鑑評估報告、身心科診斷證明書等隱私資料,提供給特定媒體進行獨家報導,甚至還公開了童星接受心理諮商過程的錄音檔,該媒體並將相關報導製作影片,上傳網路社會大衆播放、閱覽,兒少團體一致認爲,這樣的舉動不僅侵犯了童星的隱私權,也讓孩子除了面對喪親之痛,還得承受媒體報導、網友與公衆議論所導致的二次傷害。

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CRC)明白揭示,隱私權是非常重要的兒童基本人權,任何人不得任意剝奪或侵害。本次事件中,星爸及媒體對外公開的諸多資料,都涉及孩子本身的就醫及心理健康評估,理應謹慎保護,不得隨意公開。何況依現行「兒童及少年福利權益保障法」第 69 條規定,媒體、任何人都不得公開揭露兒少監護權相關事件中孩子的姓名及足以識別其身分資訊目的就是爲了保護孩子,免於承擔更多異樣目光所帶來的壓力與傷害。

爲了維護孩子的最佳利益,兒少團體共同提出以下三點呼籲:

1. 孩子不是父母的財產大人之間的衝突,應避免將孩子捲入。請星爸多關照孩子的身心健康狀況,避免將孩子的隱私資料,拿來作爲處理家庭糾紛、搏媒體版面的籌碼手段,避免帶給孩子更大的傷害。

2. 請媒體加強自律,停止鉅細靡遺的報導童星家長過往的衝突事件,並應將童星本人就醫、接受心理諮商等細節與隱私資料,儘快自報導中移除。

3. 童星雖是公衆人物,畢竟仍是未成年的孩子,需要你我妥善保護,請社會大衆停止轉貼、分享相關報導中關於童星個人的隱私資料,一起守護孩子的基本人權。

按團體加入連署順序排列:兒福聯盟、家扶基金會靖娟基金會、臺灣展翅協會、兒少權心會、臺大兒少暨家庭研究中心、臺少盟、臺灣照顧管理協會、乘風少年學園勵馨基金會、婦女救援基金會、至善基金會、智障者家長總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