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一帝傳奇世代──遇刺逢賊天下動盪 防內避外兩難(十四)

內蒙古包頭舉行遊牧文化旅遊節,演員們身着民族服飾重現歷史場景。(新華社資料照片)

後者難辦。始皇乘坐的這種豪華車窗子可開可合,關上窗涼快,打開窗子就熱,秦始皇病死於七月,正是一年中最熱的季節,再涼的車子裡也不可能保持屍體不腐爛啊(車子不是冷凍櫃),怎麼關窗也擋不住秦始皇的屍體一天天變質腐爛。秦始皇的屍體可以不被人看見,麻煩的是屍體腐爛的臭味無法封閉遮掩;怎麼捂,怎麼蓋,也掖不住,藏不住。幸好在趙高胡亥的幫助下,弄來了好多臭鮑魚,放在其他豪華車上。這已經不是臭味相投了,而是臭味相合,臭鮑魚和臭屍體兩種臭味混在一起,弄得大臣們都以爲是鮑魚臭而不知是屍體臭了。李斯臭魚「以亂其臭」的目的達到了。真正知道秦始皇病故而且屍體已經發臭的只有李斯、趙高、胡亥與幾位貼身的宦官。

蓄謀已久的行刺

掩蓋真相總有辦法。爲了掩人耳目,臭烘烘的車隊不敢從沙丘直接返回咸陽,而是向西、再向北,沿着秦始皇生前定好的路線繼續巡遊,到達大秦帝國最北邊的九原郡治所(今內蒙古包頭),然後,大隊人馬從直道快速趕回咸陽,這才向天下宣告聖駕已崩。

命運就是愛捉弄人。千古一帝秦始皇生前發號施令,天下震懾,可是死後卻不得不與一車臭鮑魚爲伍,這絕對是秦始皇生前所沒有想到的。他更不會想到,做這件事的人竟然是他生前最倚仗的大臣李斯。那麼李斯爲什麼要冒天下之大不韙來掩蓋秦始皇之死的消息呢?這裡面究竟隱藏着多少秘密呢?

史記‧秦始皇本紀》中說:丞相斯爲上崩在外,恐諸公子及天下有變。

《史記‧李斯列傳》說:李斯以爲上在外崩,無真太子故秘之。

總結兩篇傳記所寫,李斯決定秘不發喪有四大原因,一是社會不穩定,二是擔心皇子搶班奪權,三是皇帝死在巡遊途中,四是沒有明確立太子

先說社會不穩。秦始皇二十九年(西元前二一八年),他開始第三次大巡遊,走到陽武縣博浪沙(今河南原陽境內),遇到了刺客,這當然不是秦始皇第一次遇到刺客了。《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得相當簡略

二十九年,始皇東遊,至陽武博狼(浪)沙中,爲盜所驚。求弗得,乃令天下大索十日。

原來,這是一場蓄謀已久的行刺案,主謀就是西漢開國皇帝劉邦手下第一謀士張良。張良是韓國貴族,他的祖父做了韓國三代國君相國,父親是韓國兩代國君的相國。祖、父兩代共當了韓國五代國君的相國,所以,張良的故國情結非常濃厚。韓國滅亡之後,張良家中死了三百人,他統統未加埋葬,而是傾家蕩產籌集金錢,用高價尋求願意捨命的刺客,爲韓國報仇。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張良以重金收買了刺客,這位刺客是一位大力士,能遠擲一百二十斤(相當於今六十斤)重的大鐵錘百發百中。秦始皇這次出遊,張良帶着他的刺客在博浪沙狙擊;結果,六十斤的大鐵錘砸到秦始皇備用的副車上,把副車砸了個稀巴爛,不過秦始皇毫髮無傷。秦始皇大爲震驚,同時怒不可遏,立即在全國展開了十天的「嚴打」,結果全國「嚴打」也沒抓到張良。張良是高手,刺殺失敗之後立即隱姓埋名,跑到江蘇,躲過了這場大搜捕。 唐代大詩人李白還寫詩讚美過這件事情:「報韓雖不成,天地皆震動。潛匿游下邳,豈曰非智勇。」

激起六國深仇大恨

偶然之中有必然。張良行刺雖然只是一個偶然,但是,它反映了六國舊貴族對秦始皇的仇恨。秦始皇在兼併六國的過程中對六國貴族進行了大殺戮、大遷徙,六國舊貴族從此失去了財產、地位和權力。秦始皇滅魏之時,殺了投降的魏王假和他的兒子,魏王僅有一個兒子僥倖逃亡,秦始皇還重金懸賞;滅燕之時殺了太子丹,並對太子丹的門客進行大通緝;秦始皇騙降了齊王建,卻將齊王建活活餓死。秦始皇的所作所爲激起了六國舊貴族對秦始皇和大秦帝國的深仇大恨,這些人對大秦帝國的威脅極大,他們之中的不少人後來在秦末大起義中成爲各路反秦武裝的頭領與骨幹。秦始皇活着,這些殘餘勢力還不停地折騰,如果一旦知道秦始皇歸天,新皇帝未立,不知道還會折騰出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來。這是李斯顧忌的第一點。

秦始皇三十一年(西元前二一六年),秦始皇換了便服,帶了四名大內高手,夜晚在咸陽出行,竟然遇到強盜,當時情況非常危險,幸虧大內高手殺退了強盜。因爲這事,秦始皇在關中進行了二十天的「嚴打」,追捕逃犯。秦始皇遇盜之處不是在六國,而是在秦國都城咸陽。雖然這次沒有造成嚴重後果,但是,京城遇盜對秦始皇來說不能不算是一件大事。這說明六國餘孽蠢蠢欲動,關中社會治安也不大妙。

根據後來的歷史記載,我們知道,張良在流亡的生涯裡,依然苦苦尋覓反秦的良途,汲汲地奔赴在亡秦的道路上;而此時的劉邦在沛縣正逍遙自在地做着他秦國的「亭長」;項羽在老家正在舉鼎,練習着刀馬武功;韓信也許剛剛受過垮下之辱;陳勝正在鄉間勞作田壟大發「燕雀安知鴻鵠之志」的感慨……一切都在蠢蠢欲動,大地的春種秋收依然井然有序,大秦帝國似乎正沉浸在無比榮耀之中。然而,秦始皇巡遊途中意想不到的暴死,讓李斯驟然意識到了井然有序背後形勢的嚴峻與兇險。

這種嚴峻形勢,李斯比別人更清楚。他不敢賭!尤其是非常時期,李斯更不敢賭,他賭不起,大秦帝國也賭不起。因爲這不是一般的賭,而是豪賭,賭的是整個天下。這是李斯秘不發喪的重要原因之一。

再說,秦始皇是在巡遊途中突然病故的,本來,皇帝巡遊,天下的中樞隨同外移。如果在京城,整個朝廷班子俱在,有完備的制度,有衆多的人手,處理應急事件的能力要大大強於路途之中。所以,發佈皇帝昇天的消息風險較小。現在是巡遊在外,沒有大量的官員、隨從,如果此時走漏了消息,可能導致種種不測發生。所以,李斯也不敢造次。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