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津每年「晴天淹水」高市府推工程對抗大潮 議員質疑成效

高雄旗津飽受大潮淹水之苦,每年夏天幾乎都會出現「晴天淹水」狀況。圖/市議員簡煥宗提供

高雄市旗津區每逢滿月容易因大潮淹水,市議員李喬如今日在議會市政總質詢時提及,因海平面上升,加上月球距離地球最近,去年旗津在晴天也大淹水,市府工程有辦法改善嗎?水利局表示,已加高、加長堤防,加上抽水機應能改善淹水情形;市長陳其邁表示,市府已編列5700萬元預算,希望將旗津淹水災害減到最低。

李喬如指出,根據美國宇航局(NASA)研究,全球海平面自1993年以來上升約90毫米,平均每年上升3.3毫米,推估2100年全球平均海平面將上升0.3至2.5米,很多大型沿海城市都面臨被淹沒威脅。

旗津只要遇到滿月,尤其是農曆5至9月,水利局的潮高表超過140公分,水就會跟堤岸一樣高甚至漫過,尤其6、7月潮汐最高超過150公分,若再遇上30毫米以上時雨量的大雨,水一定從水溝蓋冒出,造成旗後市場、大關路一帶海水倒灌淹水。

她表示,月亮距離地球平均約38.4萬公里,去年只距離36萬公里,因引力加大也造成潮高增加,讓旗津淹水更嚴重,連大晴天也淹水。鄉親都說,大潮淹水幾十年來沒改變,但去年最嚴重。

市府推出的旗津區大潮積水改善計劃,第一期編列3200萬元預算,在廟前路、大關路30巷、發祥街一帶設置閘門及抽水機。李喬如詢問,這筆錢花下去了還會不會淹水?人爲改善有沒有辦法阻擋大自然的變化?這是很多百姓想問的。

水利局蔡長展表示,臺灣20年來平均海平面上升4.3公分,去年漲潮是最高的一次,過去做的牆擋不住水還是淹過來,目前已將牆加高再加長,市場堤防也進行加強。只要用堤防把水擋在外面,再將水抽出去,情況應該會改善。

李喬如表示,很多鄉親都說了,這種狀況即使把洞擋起來也會淹水,如果沒辦法以人力改變,政府就要跟民衆說明清楚。面對大自然變遷的殘酷事實若只是形象包裝,引發民怨就要負政治責任。

市長陳其邁迴應,旗津因爲地型原因加上極端氣候,只要大潮就會積淹水。市府針對旗津淹水改善計劃分兩期,第一期在大關路附近,花費3200萬元,第二期2500萬元,希望能把災害減到最低。現在比較擔心大潮又遇上豪雨、颱風,需要投入更多預算進行改善工程,市府也有進行不同情境模擬,把災損減到最低。

高雄旗津飽受大潮淹水之苦,每年夏天幾乎都會出現「晴天淹水」狀況。圖/市議員簡煥宗提供

市議員李喬如今日在議會市政總質詢,詢問水利局長蔡長展旗津淹水問題。圖/翻攝自市議會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