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邀請講座登場 暢聊體制外教育理念和觀點

新竹市議員李妍慧(右二)與昌禾教育基金會共同舉辦「Pi邀請」講座,全場暢談實驗教育所發展出的嶄新觀點。(李妍慧提供/陳育賢新竹傳真)

爲讓家長在體制外的教育系統中,容納更多創意發想,新竹市議員李妍慧與昌禾教育基金會14日共同舉辦「Pi邀請」講座,邀集新竹教育界菁英暢聊體制外教育理念與觀念,全場暢談實驗教育所發展出的嶄新觀點,讓人眼睛一亮。

李妍慧表示,此次講座邀請到包括有「地瓜校長」之稱的蘇仰志、三民國小校長陳智龍、成德高中校長楊青山、新竹市兒童教保聯合協會理事長吳貞儀、新竹市補教協會理事長連文宏、人本教育基金會主任李慧貞,以及多所幼兒園園長、國小國中家長會長皆與會出席。

她表示,新竹市是科技城市,希望透過這場講座,帶起新竹家長和教育資源在體制外的教育系統中,容納更多創意發想。

蘇仰志在講座中,以活潑方式開場,請與會者各自畫出1棵樹,「Please Draw A Tree」的題目一出,不出所料,現場80%的人畫得都大同小異。他指出,人類時常重複錯誤的慣性,而整個社會體制也都重複着,就好像樹,本來就是要這樣畫,1個實例直接道出體制如何限制我們的想像。

他說,曾在1次頒獎現場中,聽到國小2年級的金牌得主在畫前面拍照時說,「這不是我畫的」,卻被爸媽壓着頭說「是,這就是你畫的」,這樣荒謬的故事真實上演,恐龍家長不自覺的教孩子錯誤的生活價值觀,讓他更確信必須透過努力來影響下一代的教育。

他也分享了2015年《不太乖教育節》、2016年《雜學校》的展覽,7年來已累計超過3000個教育提案者,他深深體會到教育本質是讓孩子成爲「獨立思考的個體」,這需要先從有感受開始,可惜我們不太在意個體的感受,只重視方便教室內的秩序來管理。

蘇仰志說,不是體制內就是不好,他想做的是讓大家對教育打開想像,父母真正要做的是尊重、聆聽、愛與陪伴,瞭解孩子並給他適合的引導就好,我們不會知道2050年他們會遇到什麼樣的未來,而教育真正的本質,是愛與陪伴,讓他們對生命的渴望有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