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念平臺-試論德智體羣的教育

爲人最重要的是有「道德」,「德」是「德智體羣」四字的第一個字。根據中國的歷史傳統,從漢朝時代孔夫子已經教訓他的弟子「道德」是爲人最應當重視的。注意道德以後我們應當注意「智慧」,注意用功學習來求「智慧」。我們應當注意的第三點是「體」,或說我們的身體健康。第四重要的是如何適當地在人羣生活,包括向他人學習,幫助他人和與他人合作。

在今天中國的社會,我不知道民衆對「德智體羣」是否重視。在家庭的父母和在學校的老師們是否教導他們的兒女或學生如何學習和培養「德智體羣」。筆者提出「德智體羣」的概念和讀者共同思考。

先考慮「道德」,在今天中國的社會,父母在家庭是否教訓兒女如何培養道德。師長在學校是否教訓學生如何培養道德。筆者希望今天生活在中國的長者有能力和願意指導年青的一輩如何培養道德。一些其它的國家可能不注重「德智體羣」的教育,我認爲在世界每一個國家的政府都有責任把道德的觀念傳給民衆,國家的長者們都有責任把道德的觀念傳給年輕的一輩。

關於知識和智慧,在今天中國的社會,長者是否有充分的知識和智慧在社會生活和工作。他們是否有充分的知識智慧來傳給後輩。中國的長者當然具有他們的知識和智慧,他們的知識和智慧是從歷史傳下來的,我希望在中國社會生活的長者有充分的知識和智慧來生活和工作,來傳給年輕的一輩。

關於「體」我們要問中國的民衆對健康是否有充分的注意,政府是否施行適當的政策來推進民衆的健康。有多少人民在吸毒品以致傷害他們的健康。在學校的領導們是否施行適當的政策來推進學生們的健康。每所學校都應當注重同學們的健康,不但老師們應當對同學們解說健康的重要,學校也應當舉辦一年一次至兩次的運動會,讓同學們參加比賽,讓同學們需要日常多運動來準備競賽。

關於「羣」,中國的民衆是否尊重他人的權利,是否注意他人的幸福,是否只顧自我利益,甚至傷害他人的利益,是否懂得如何與他人合作來推進雙方有利的事情。當我們要完成某件事情,需要與他人合作,需要找合作的夥伴,一個適當的辦法是找在工作完成的時候,我們和合作的夥伴都會得到利益。這樣,我們的夥伴必定會努力工作來促進他自己將要得到的利益。

如果我們覺得「德智體羣」是重要的,我們如何促進中國的民衆對「德智體羣」的培養和施行呢?中國的政府和民衆組織都有責任。中國的政府設有教育部,教育部的責任不但包括知識的訓練,還包括道德的培養。中國民衆的組織包括家庭和私立學校,它們有責任對年輕的兒女或同學解釋如何培養「德智體羣」四方面的知識和行爲。

如果政府和年長的民衆能盡力推進國家對德智體羣的瞭解和適當的施行,在今天中國經濟快速發展的時候,不但人民的物質生活會繼續改進,人民的非物質財富與幸福也必會同時改進。